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开展规范权力运行工作纪实
翻开《中共同安区委权力公开目录》,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区委常委会职权有16项,区委书记职权有9项……每项职权栏目后还明确列出了职权的实施依据、承办机关、公开载体、公开范围、公开时间。这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代表之作。
2010年12月,福建省委作出决定,确定厦门市同安区为全省“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试点单位。一年来,该区着力从明确权力职责、规范权力运行、权力监督到位三方面工作入手,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该区从《党章》、《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入手,把区委权力分为全局工作、经济发展、宣传思想、统战工作、社会稳定、党建工作、反腐倡廉、其他工作等八大类,从权力结构上初步解决超越职权、职权交叉、党政不分和权责不清等问题。
亮出权力清单后,该区按照“依法依规、规范透明”的原则,绘制出区委及各党务部门权力运行流程图41幅,并将这些梳理出来的职权全部在网站和户外大型公开栏上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划定区委权力合理边界,不能只停留在亮出职权清单、绘制流程图上,更要通过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党委、政府权力界限模糊问题。为此,该区制定《中共同安区委权力公开意见》、《区委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同安区委“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督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权力运行规范化提供制度保障。
区委常委会议什么时候召开,议题是什么,决策结果怎样?公众对于这些在以前备感神秘的内容,现在轻点鼠标就能全面了解。将区委全委会、常委会召开情况在网站上公布,并在电视台新闻栏目中进行播报,这是该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推出的实质性举措。
“党员群众对权力公开的需求层次是递进的,一开始关注你是否公开,当公开成为一种常态后,公开内容是否真实具体、决策过程是否公开就成为他们更为关心的问题。” 同安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魏晓萌告诉记者。该区试点工作顺应党员群众对公开工作的需求变化,逐步实现从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结果公开到决策、实施过程全部公开,追求公开内容数量到注重公开内容质量的转变。
在重大决策公开方面,该区将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等重要决策主体的信息大门对公众开启。7月份召开的中共同安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开幕、区委和区纪委工作报告及决议、大会选举结果,都通过网络、电视、报纸、LED显示屏、公开栏等方式及时公开。
7月19日,该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细心的代表发现,在列席代表席上多了几位陌生的身影。他们是从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媒体从业者、退休干部代表中公开选聘的一批社会监督员。他们参与对全区各项工作的监督,及时收集社情民意,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党代会期间,社会监督员全程列席开幕式、大会选举、闭幕式三次全体会议,旁听区委、区纪委工作报告,现场监督新一届区委委员、区纪委委员、区委候补委员和出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投票选举过程。
该区坚持每年开展 “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活动,设立区委书记网上信箱,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向社会公开监督电话,构建网上审批平台,启动电子监察系统,成立区工程招投标中心,全程监控工程项目招投标……一项项党内监督制度、社会监督渠道、专项监督措施不断推出,构筑起一张权力运行的立体监督网。
该区改革干部选用任命制,实行领导干部公开推选差额票决制;遴选优秀青年干部过程全程公开,邀请电视台跟踪拍摄,监察局派人现场监督,并将遴选结果向社会公开。(记者:熊宗材 通讯员:谢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