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连城县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推进源头防腐
今年以来,福建省连城县纪委监察局以权力运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点岗位为对象,抓好岗位风险排查、岗位防控运行、岗位防控保障三个环节,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推进源头预防腐败。
一是开展岗位风险排查。采取导查、自查、帮查、督查、评查等方式,以岗位为点,以股室为线,以单位为面,从不同层面查找风险。
查找风险岗位。针对各单位、各部门的不同岗位,进行廉政风险岗位排查,把在开展工作可能产生腐败的岗位筛选出来,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发生的几率大小和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高低来确定风险等级,分为低、中、较高、高四个风险等级。目前,共在17个单位中梳理出风险岗位63个,其中低风险岗位33个,中等风险岗位18个,较高风险岗位7个,高风险岗位5个。
排查风险点。把筛选出来的风险岗位进行风险点排查,排查的主要内容是所在岗位中容易发生的腐败问题,并把所有排查出来的把风险点内容进行分类别梳理,分为干部任免、离任审计、财物管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项目投标及大额资金使用等不同的大类。
建立风险档案。按照岗位的不同风险等级和风险点所在的类别进行归档,形成各级各部门(单位)廉政风险信息档案库,并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档案材料。截至目前,共整理归档廉政风险点信息档案材料63份。
二是规范岗位防控运行。以教育、承诺、述廉、预警等方式,分层次对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预警,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风险防控教育。根据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岗位对该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差异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岗位责任教育、岗位风险教育、岗位腐败问题警示教育。据统计,全县17个单位共开展教育26次,发放教育材料630余份。
岗位风险承诺。将需要防范的风险点、岗位职责、相关纪律、防范措施作为承诺内容,纳入岗位责任范围承诺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截至目前,63个岗位的相关责任人均已签订风险承诺书。
岗位风险述廉。要求风险岗位工作人员每月向县纪委报送当月述职述廉报告,报告内容要涵盖针对风险点履职情况。县纪委将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对风险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巡防,通过查阅资料、座谈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廉洁履职情况。共收到报告材料189份,开展监督巡访2次,对相关岗位责任人进行再提醒、再教育。
岗位风险预警。建立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系统,广泛收集预警信息,对廉政风险实施动态监控,一旦发现风险苗头、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风险预警,运用相关处置措施,认真纠正存在问题,及时化解廉政风险。
三是岗位防控保障。建立健全刚性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制度,加强了对重点岗位、环节的管理和约束,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惩防。
建立岗位风险负责制。明确风险岗位教育的组织领导、教育实施、风险防范、监督预警、考核管理责任,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风险责任人的具体任务,实行分级负责制,确保岗位风险工作开展的责任落实责任到人。县纪委同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各相关单位同风险岗位负责人分别签订责任书。
建立岗位风险考评机制。将岗位风险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制责任制目标,坚持与目标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建立风险岗位准入轮岗机制。严格风险岗位准入轮岗机制,作为降低廉政风险的有效保障。风险等级越高的岗位,准入门槛越高,县纪委和组织部对风险岗位高的拟新入职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对在高风险岗位工作年限达到5年的,要求进行轮岗交流。
建立岗位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对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及时指出,责成整改,保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开展防控廉政风险工作,导致单位和岗位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福建省连城县纪委 余兴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