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实行规范化运作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给村里建饮水工程。”今年2月4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古城镇梁坑村外出打工的村民曾宪福、张成各自拿出1000元现金,交到村监委会主任张永金手中。
原来,两位村民从“廉政长汀”网上了解到村里准备建设饮水工程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后,借回乡过元宵节之机,主动向村里捐款。这是该村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运作,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公开村务后,村民自愿捐资公益事业的一个例子。
2011年,龙岩市在长汀县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运作试点,围绕“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的要求,梳理中央、省、市有关制度规定,对组织、制度、宣教、公示、模块、奖惩等6大类进行规范,印制出《村民手册》和《村“两委”干部履职》“口袋书”,绘出办事“流程图”,建立廉政公示平台、电子信息平台,方便群众办事,督促村“两委”干部廉洁自律。
着力点——
让村民办事方便快捷
去年11月,古城镇梁坑村村民童金养在外打工多年后回乡,准备在原住址上拆旧建新,可不了解该办哪些手续。当时的村监委会主任曾纪元获悉情况后,及时将一本《村民手册》送到他手上。童金养说:“这本手册就像服务指南,里面不但印有村规民约,还把办事程序画成流程图,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办。我很快备好了相关证件,并把报告送到了村里。”
为了让群众办事方便快捷,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龙岩市经过认真梳理,把村民要办的事分为农业生产、证件办理、孩子入学、外出务工、政策落实、计划生育、纠纷调解等7大类进行归类整理,用清晰明了的图表注明办事流程和应该准备的材料,并印制成《村民手册》,村民按图索骥很快就能把事情办好。
据了解,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运作试点以来,梁坑村、南坑村以及露湖村有98%的村民对这一工作感到满意,60%以上的村民尝到了办事比以前简单方便的甜头。
出发点——
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说起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运作带来的成效,梁坑村党支部书记曾广义谈起了一件往事。
2008年6月,因为翠竹湾新村建设需要改造300多米河堤,征用了部分村民的菜地。由于公开不到位、不规范,一位村民站在自家菜地上,谩骂村“两委”干部两个多小时。曾广义感慨地说:“如果当时能像现在这样,村务通过廉政公示平台、电子信息平台、阳光政务平台等渠道进行公开,这件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运作从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搭建规范的公开平台,使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比如较敏感的评定低保户工作,很容易引起村民的争议和质疑。
2011年12月初,南坑村利用电子信息平台,把全村困难户的家庭成员、收入情况以及当年的一些重要事件、突发事件进行公示。结果,不但没有了争议,有几个老低保户还主动提出“摘帽”。已享受了2年低保补助的袁庭淦说:“前几年收入低,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比较困难。现在我孩子都出去打工挣钱了,村里还有别人家比我更困难,今年我就主动要求退出低保了。”
落脚点——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规范化运作,带来的是政务、村务运行更加透明、阳光。干群间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些误解,由疏远变亲近、由怀疑变信任。
去年底,南坑村养猪户袁马林要扩大养殖规模,可资金缺口较大。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了解情况后,多次和有关部门协商,帮他解决了5万元的贷款用于扩大养猪规模,生猪存栏量由50头发展到现在的200头。他说:“现在的村干部更务实了,和我们村民贴得更近了。”
据了解,去年,仅1100多人口的南坑村就有19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的8名新党员中,5名是致富能手;梁坑村翠竹湾建新村需拆除旧房17幢31户共计3700平方米,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任务。
村民们编了一首打油诗盛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运作:廉政规范建设好,信息公开民怨少;手机短信速度快,村里事务早知晓;重大事项共商量,办事公道威信高。(赖志雄 何诗芸 廖凤英 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