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扎实做好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
充分发扬民主 反映党员意愿
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中央部署,去年11月以来,福建省各级党组织严守党章、加强领导、规范运作、发扬民主,扎实做好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使选举工作成为教育党员、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选举工作有序推进
省委把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强调要通过加强领导统筹,广泛动员宣传,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把握标准和程序,把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任务完成好。
省委组织部召开代表选举工作部署会,开展专题培训,让“关键人”成为“明白人”,组织6个督查指导组到各设区市指导把关。各推荐单位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层层制订方案、召开会议部署、集中培训骨干,做到组织领导、工作措施、工作人员三到位,保证各环节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热情高涨
广泛宣传发动是搞好推荐提名工作的前提。我省编印了9万份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宣传提纲,下发到所有基层党支部。各推荐单位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党章、有关文件,利用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使党员全面知晓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积极参与推荐提名。
在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大会推荐提名的基础上,我省区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提高党员参与率。对工作地点不固定的临时党组织和流动党员采取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组织他们参与十八大代表的推荐提名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则是登门征求意见,力求使每名党员表达意愿,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据统计,全省基层党组织参与率达100%,党员参与率达98.7%。
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推荐工作充分发扬民主
推荐提名代表人选坚持从基层开始,坚持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原则,认真履行“三上三下”程序。
第一步,基层党支部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共提出6688名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名单,上报基层党委;基层党委遴选提出3752名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名单,反馈到各党支部征求意见后,报送上级党组织。
第二步,县(市、区)委、省直各单位党组织提出429名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名单,征求所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后上报各推荐单位。
第三步,各推荐单位通过反复酝酿,按推荐名额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名单,反馈到所属党组织征求意见,并对被推荐人选逐个考察。至2月下旬,各推荐单位通过广泛酝酿、讨论,提出52名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名单上报省委。
在汇总各推荐单位推荐情况的基础上,省委确定52名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名单,并将该名单反馈各推荐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各推荐单位的意见,省委研究确定48名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考察名单,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全面深入的差额考察。之后,省委按照代表的先进性、代表性和构成比例要求,根据考察情况,确定46名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进行全省范围公示,并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4月下旬,省委召开九届四次全会,以投票方式,圈选确定46名我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
坚持标准、严格把关,推荐人选好中选优
在推荐工作中,各推荐单位坚持代表条件、推荐程序、操作办法、推荐结果“四公开”,落实“两必须”,即在基层党支部,必须是多数党员提名的人选,才能作为本单位的推荐人选;在基层党委,必须是基层党组织推荐相对集中的人选,才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对酝酿提名的推荐人选,全面深入考察,从思想政治素质上严格把关,保证人选质量。
各推荐单位着力扩大推荐视野,对近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党员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将摸排出的先进典型名单提供给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遴选,引导广大党员将工作业绩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先进模范党员推荐出来。
为切实增加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人选,我省适当减少党员领导干部代表人选,将所留出的名额安排推荐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在46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占39.1%,工人党员占10.9%。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全部获得过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分布广泛,涵盖了经济、科技、政法、教育等各个领域。
发扬民主添活力,凝心聚力迎盛会。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表示,要把在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中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际行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旺盛的干事激情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沈组 严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