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纪委监察厅助力平潭“三个中心”建设侧记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
平潭,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因形似传说中的神兽麒麟又被称为“麒麟岛”,也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
中央和福建省高度重视平潭地区建设。2011年11月,继《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后,国务院又正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的开放开发成为福建贯彻海西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要求,举全省之力、汇全省智慧,超常规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用20年再造一个“厦门”。按照规划,2012年,平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达到600亿元左右,“十二五”期间将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
伴随着大量资金的涌入,各种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面对如此大的建设任务,怎样确保资金、工程建设、物资等的安全?福建省纪委、监察厅领导班子以公开公正、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为着眼点,以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国库支付中心、招标投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三个中心”)为抓手,精心组织协调,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努力构建平潭高效廉洁的投资环境。
平潭速度:“把中心建立起来”
坐在全新的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开标室里,按照经过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法,目睹了以1.17亿元的价格顺利拿下“平潭滨海·君天下”工程项目的经过,地产商人冯卿耀高兴地说:“这是博到了开门红的好彩头!”
今年6月28日,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国库支付中心、招标投标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投入使用。揭牌后的一个小时,顺利完成了第一笔交易。
“三个中心”的建设凝结了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福建省各级各部门的心血。
2011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视察平潭时要求,纪检监察工作要参与平潭的先行先试,要配合平潭的先行先试,要帮助平潭在开放开发中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春节后,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昌平先后4次带队赴平潭调研,实地察看金井作业区吉钓港码头、幸福洋一期吹沙造地等16处施工现场,多次与当地党政部门、组团指挥部和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平潭各方面情况,并最终作出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三个中心”建设的决策。
福建省纪委、监察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建厅等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实地展开调研,确定了具体工作方案。据了解,“三个中心”建设实行对口帮扶的办法,由泉州市、厦门市和三明市分别负责对中心的建设、运作和建章立制等提供具体帮扶。省纪委、监察厅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作用,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履行主体责任,从机构、人员、资金、场所等方面为“三个中心”建设提供保障;同时,督促指导各部门全面给予人、财、物、技术等支持和帮助。
今年4月,行政服务中心启动筹建工作。其间,两次易址,最终将刚建成的“海峡产权交易中心”一层大厅选定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5月25日,国库支付中心历经3个月的筹备,开始试运行。6月20日,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在100天内完成土建施工,5天后完成智能化系统集成调试。
“三个中心”从决策、施工到建成使用仅用了4个月时间。福建省副省长陈荣凯称赞:“这是高效运作的典范,这是一天一个样的‘平潭速度’!”
平潭模式:“把中心运转起来”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李德雄是对口帮扶平潭中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半年来,他已记不清自己跑了多少趟平潭。但有一件事他很清楚,两个月时间,他与平潭的同事们一起,按照“流程定部门,部门带项目”的办法,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和审批流程前后进行了三轮梳理。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实现了涉及企业注册登记和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审批的相关职能部门首批进驻中心。
首批进驻单位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21个办事窗口,办理了199项涉企、涉民审批项目。进驻中心的审批项目按照一事一地、规范公开、充分授权、便民高效等原则运作,所有流程、所有经办人员通过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审批项目办结率大幅提高,审批时限平均缩短近50%。
就在冯卿耀拿下了“平潭滨海·君天下”工程项目的第二天,这个项目的施工监理标,在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开标,福建某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以188.8万元中标。
据对口帮扶单位、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规定必须进入平潭综合实验区招标投标交易中心的项目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等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相关材料、货物的采购和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等。交易中心为此配置了完备的业务辅助软件系统,如排队叫号系统、招投业务管理系统、评标专家抽取语音通知系统、评标辅助系统、监听监控系统等;中心内,区域功能合理规划,各类项目从招标代理机构遴选、专家抽取、开标、评标到定标,实现全过程场内进行。评标全过程录像录音,所有评标项目实行封闭管理,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评标工作的公正性。
福建省纪委、监察厅在平潭“三个中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实实在在帮助平潭综合实验区解决在“三个中心”建设和运作方面碰到的问题。平潭综合实验区财金局局长陈道金在会上提出,平潭的国库支付中心已经实现了对区、县两级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的全覆盖,但区级在省人行没有设立国库,仅靠平潭县国库没有办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张昌平当即决定由省财政厅领导出面协调,再直接与平潭对接。
像这样的座谈会,已经数不清召开了多少次,平潭综合实验区与支援建设的相关单位和部门正是在这样一种紧密的协作配合下,实现了“三个中心”高效、有序运行管理。
平潭先行:“把创新深入下去”
孙春兰指出,平潭开放开发是一项全新的实验,必须超越传统模式和做法,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寻找突破。
台商林宝华打算在平潭开办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听说行政服务中心已正式运行,他准备好各种材料到工商部门服务窗口申办营业执照。出乎意料的是,两个小时后他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林宝华对此十分满意:“办事非常方便快捷。”
林宝华体验到的这种便捷得益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工商部门试行的直接登记制,即台商在没有确定办公场所等情况下就可直接申办工商执照。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大胆创新,围绕企业注册登记、重点项目服务等涉及投资“软环境”的热点、难点问题,除尝试直接登记制外,还探索推行告知承诺制、一审一核制、网上审批等方面改革,并建立重点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制度,不断创新审批运作机制。
在国库支付中心建设的同时,陈道金专门编写了《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国库改革管理手册》。从手册中可以看到,平潭的国库改革是改掉传统的会议集中核算模式,创新设立了区直单位代理结算中心,与预算单位统一签订《委托代理记账协议书》,实行统一账户、统一审核、统一支付、统一结算、统一记账,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会计集中核算主体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对所有财政性账户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归并,建立了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严禁在单一账户体系外设户,确保“一个口子对外,一个漏斗向下”。中心还制定出台了项目指挥部参照法人单位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和财政专项资金、征地工作经费以及债务资金、年度结余资金等管理规定,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管连串互动,形成了系列化、精细化的长效机制。
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已构建起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评标、远程评标将实行统一标准;行政服务中心正逐步完善“一条龙”联审服务、办件预登记制度、电子监察系统等。
“我们把权力拿出来了,拿到大厅里、放在了阳光下,在制度规范下运作,在群众监督下运作……但这样还远远不够,还要深化。”张昌平表示。(记者 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