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市长泰县在走村访企察民意活动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贴近民心民生 巩固基层基础
今年1月以来,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纪委、监察局以“贴近民心民生,巩固基层基础”为主题, 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走村访企察民意活动,通过进千家农户、访百家企业、督百个项目、帮万户群众,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搭起一座“民心”桥梁。
进千家农户,察民意,转变作风
为更好倾听民声,了解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长泰县纪检监察干部下移工作重心,走访联系群众,畅通社情民意,听取群众心声。一是实行“一周一走访”。县纪委领导班子坚持每周至少进镇或村1次, 其他纪检监察干部每周进村1次以上, 协助村干部、挂钩工作队、驻村干部解决具体问题。各乡镇(场、区)纪委结合实际,通过定期走访、夜间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情况,分类梳理问题。二是推行“四项工作访”。为了让百姓“话有处说、事有人管”,县纪委积极创新下访工作机制,推行当面访、重复访、定期访、监督访四项制度。截至目前,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已当面走访农户1000多家,对暂时未能解决问题的农户进行重复走访38家,对特困户、计生困难户等进行定期走访送信息、送服务23家,对反映热难点问题的群众进行监督走访4家, 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主动性, 切实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三是转变“一线作风”。县纪检监察干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融入基层、贴近基层,亲耳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当地的农民生产、农民收入、农民工就业等情况,认真记好“民情日记”、“民情档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如岩溪镇、枋洋镇纪委积极与弱势群体结成帮扶对子36个,帮助解决贷款资金10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1个,认真帮助贫困户尽早实现脱贫。
访百家企业,解困难,优化环境
为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服务经济建设, 长泰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走村入户的同时,开展委局机关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活动。一是责任到人。按照常委包室、科室包片、干部包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包保责任机制,从全县各乡镇(场、区)筛选出130家企业, 确定为委局机关的走访对象, 分别由委局机关9个室的26名干部进行走访,做到每人至少走访5家企业。二是解决困难。为使走访工作落实到位,要求委局机关干部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必须遵循到位不越位、服务不干扰、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及时与企业沟通交流,确保联系畅通;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着力探索维护企业利益的新路子,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一段时间以来,纪检监察干部与企业主动联系或深入企业达136人次,解答问题23件次,协调解决涉及软环境问题6件次。如经济开发区纪委针对7家企业反映用工难问题,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到贵州等地招工1500多名; 武安镇纪委帮助6家企业协调解决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三是优化环境。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县纪委制定净化投资环境“十二项禁令”,严厉禁止向企业索要赞助或摊派费用等各种行为,并选择16家企业建立净化投资环境监测点,印发《涉企行政行为登记卡》,加强涉企行政行为,目前已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39个。同时,加大了对涉企问题的查处力度,深入到企业反映问题比较多的领域和部门开展明查暗访7 次,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如针对县外经局2名干部在办理外资企业网上年检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给予效能告诫,并取消2011年度评先评优资格。通过开展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活动,畅通了纪检贴近民心民生巩固基层基础监察机关与企业沟通的渠道,优化了企业发展软环境,使企业能排除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展壮大之中。
督百个项目,破难题,促进发展
长泰县纪委、监察局加大了对涉及民心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县156个重点项目的督查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履职破难题、促供地,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实现尽早供地。一段时间以来,涉及征地拆迁的18户“重点户”都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征迁任务。一是包干负责。在委局主要领导的协调指导下,由效能办统一负责,实行干部包干责任制, 抽调6名干部分别跟踪督促征地拆迁户的工作落实。二是以情感人。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的需要,动员组织与被征迁户有密切关系或有影响力的在职亲戚干部21名,上门解说,以取得征迁户的理解与支持。三是主动沟通。主动联系地税局、林业局、科技局、卫生局等14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共同与被征迁有关连的干部沟通, 激励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四是进家入户。委局干部和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职工先后37人次深入被征迁户,或与干部亲戚促膝交谈, 共同做通其思想工作,协助征迁。在征迁工作中,县纪委监察局十分注意维护被征迁户的合法权益。
帮万户群众,暖民心,保护民利
知百姓事,维护稳定。长泰县纪委、监察局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不定期下访制度,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委局领导班子成员下访约谈、带案下访等116次,有效地化解了一批涉及农村“三资”管理、征地赔青等矛盾纠纷36个。如:经济开发区纪委针对积山村前山基点开发土地余款未发,可能发生群体上访事件的问题,特事特办,积极筹措资金,将拖欠土地补偿款和利息如数支付给积山2、3、4组村民,有效地化解矛盾;坂里乡积极构建“三位一体”妥善处理群众信访诉求机制,主动下访解决矛盾纠纷12起,做到“小访不出村,大访不出乡”。
帮百姓忙,维护民利。针对走访中群众关注的强农惠农资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民生问题,组织3个督查组深入28个行政村开展监督检查9次, 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村通”、“幸福工程”、“六千水利” 等各项资金6900多万元落到实处,真正惠及民生。针对群众反映龙津江水环境质量问题,深入开展全县流域整治专项督查工作,扎实推进九龙江流域(长泰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依法取缔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生产性、经营性排污口及违章建筑,对发现问题的乡镇(场、区)和县直机关职能部门发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监察整改通知书》8份,限期完成整改,确保千家万户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交百姓友,密切关系。活动的开展,把群众工作渗透到参与农村民主管理的各个方面。县乡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同群众谈心交心做朋友,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五保户、留守户、零就业户、重访户”等100多户困难户结成对子, 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2户以上贫困户、副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1户以上贫困户、普通干部对贫困户实行“一帮一”, 目前已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问题82个,受到群众好评,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薛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