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市铸剑破除“中梗阻”
有群众戏言:“找职能部门办事,比蜀道还难!”这话虽有些调侃的成分,却一语道破一些职能部门作风不过硬、存在“中梗阻”的现象。
医治顽疾,四川省都江堰市铸利剑、破梗阻、化民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人评中层”、 “万人评窗口”、“局长进大厅”活动,做实“民主评”、破解“中梗阻”,让群众有了“权力”,让干部有了“压力”,从而走出了一条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持续优化。
千人评中层
压力催生动力转作风
“没想到,原以为仅仅是走走形式,结果动真格了。这一评着实让不少科室负责人感受到了压力。”这是都江堰市某局一副局长对全市开展的“千人评中层”活动的由衷感慨。
今年年初,针对不少机关科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以及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都江堰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开展“千人评中层”活动,对全市的29个职能部门的54个具有审批权、执法权或管理权,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层科室(机构),由来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乡镇干部、企业负责人、社会群众以及本部门工作人员等不同层面、千余名具有广泛代表性人员组成的评议团,就其依法行政、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廉洁从政等情况,采取集中调查、入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测评。
“我们都以为,群众对官员的评议结果内部通报一下就算了,哪知道这次来真的了,那几个‘幺尾巴’的日子不好过了。”一名群众评委说。处在测评“幺尾巴”的是在测评结果中排名后三位的都江堰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发改局投资科、发改局国家投资项目招标和评审中心。按照奖惩分明的活动要求,排名后三位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及部门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都将被市纪委、监察局进行诫勉谈话或提醒谈话,并在当地媒体公开检讨,作出承诺。
万人评窗口
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阿姨,您好!我是东软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开展关于政府窗口服务情况的调查。我看见您刚刚在国土局窗口办事,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吗……”
围绕建设“效能都江堰”,从今年3月开始,都江堰市推出了“万人评窗口”活动。市监察局、规范化服务办、效能办联合行动,采取第三方拦截调查为主,部门季度互评、效能监督员隔月抽评、规范化服务民意测评点群众自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自由点评等为辅的方式,对入驻政务中心的43个部门窗口依法行政、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廉洁从政等方面进行了动态测评。
“第三方测评有效避免了人情因素、主观因素,能及时发现政务服务中的短板,为提升机关行政效能,促进服务窗口作风转变提供第一手资料。”都江堰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李燕告说,“年底问卷调查结束后,测评结果将以书面形式进行全市通报,并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哪个单位好不好,领导说了不算。”
的确,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都江堰市将考核权真正交到群众手中,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各职能部门围绕增强群众信任度、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优化流程、精简事项,缩短办理时限,提速提质服务群众。
局长进大厅
群众体验“亲切高效”
局长进大厅办理业务——都江堰市的这项新举措,让很多群众慕名而来。
“局长办理就是不一样,前后不到10分钟。”从卫生局陈光建局长手中接过证书后,惠东医院工作人员连声赞叹。对此,陈光建连忙解释道:“速度快不是因为我是局长,而是现在医生执业地点变更流程更便捷了。原来这个变更权限在成都市卫生局,现在下放到县级卫生主管部门了。”
如何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局长在不在大厅,办理都一样方便快捷呢?“许多轮岗值守的局长认为,服务提速提质是关键。”都江堰市政务中心主任马元说,“针对轮岗值守中发现的问题,市人社局、林业局、城乡房产管理局、卫生局等积极探索推进政务服务下沉的路子,示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采取‘服务到家门’的便民措施,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社区、入民户,上门为群众服务,缩短办证时间,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
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行,“局长进大厅”已经成为都江堰市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长效机制,并在全市建立完善了“局长进大厅、镇长进中心、村(社区)主任驻站”的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纵轴工作机制。(郑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