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旺苍县纪委构建政风行风评议长效新机制
四川旺苍县纪委运用强化责任,健全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责任体系、多管齐下,完善政风行风建设日常工作机制等方法构建政风行风评议长效新机制。
强化责任,健全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责任体系。
一是按照“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参评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使政风行风建设同地方、部门及行业的业务工作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落实。
二是严格落实“一把手”的责任。各单位的“一把手”把本部门、本行业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影响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作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着力点,通过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做出承诺。承诺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内容具体,工作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并建立了违诺追究办法。同时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与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同步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作为对参评部门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真正评出压力,评出动力。
多管齐下,完善政风行风建设日常工作机制。通过抓教育,抓制度,抓监督,抓激励,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尤其是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一是抓教育。各部门、各单位每年都要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教育实施方案,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党纪条规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是抓制度。着力推行首问负责制、岗位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否定备案制、政务公开制、并联审批制等一系列制度,从根本上遏制和消除影响发展环境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三是抓监督。加强对部门和行业内部容易产生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等不正之风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形成审批、决定、执行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制度。强化行政监察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群众监督,重点完善明查暗访制度、重点督访制度、定期例会制度等,落实群众对政风行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
四是抓激励。通过树立典型,曝光问题,依靠正面引导尤其是反面警示推动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
畅通渠道,确保查纠工作的及时快捷。
一是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畅通。要继续办好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建立行风信息点,在不同行业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中选定信息点,定期发放征求意见卡,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要确保部门解决问题渠道畅通。各部门直接受理的投诉和反映,属于政策咨询类能答复的要尽快答复,不能答复的要分清轻重缓急,向群众承诺办理时限;对已解决的群众投诉的共性问题,要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布办理结果;对群众投诉的个性问题,要将处理结果及时向投诉人反馈并做好回访复查。
三是要确保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渠道畅通。形成以县纪委监察局为主,有关部门参与的解决群众投诉问题的有效机制,切实做好群众投诉牵涉多个部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的协调、督促、检查,加强跟踪督查。各部门的“一把手”为解决问题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的第一人为“首办责任人”。“首办责任人”自接受投诉之时起负责对问题的全程办理,直至将办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政风行风评议方法。
一是做到评议内容的客观性。评议内容涵盖政风行风建设各个方面,也突出重点,针对亟待解决的某些具体问题,力求客观量化。
二是做到评议方式的多样性。把静态评议改变为动态的评议过程,适当增加日常评议的份量,建立日常评议的制度和办法,真正使民主评议贯穿于全年,寓于各参评部门评议、整改、再评议、再整改的动态过程,切实达到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的目的。
三是做到计分办法的合理性。科学设定乡镇测评、集中测评和第三方评估三者在最终得分中所占分数的比例,使之既充分体现群众意见,又客观评判各参评部门的实际工作,以准确的评议结果更好地推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深入开展。(旺苍县纪委 曾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