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安县“四变”铺就执纪为民“快车道”
近年来,四川省江安县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服务发展,着力纠正和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纪检监察系统“三项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组织以践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为主线,不断健全基层监督网络、畅通信访投诉渠道、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完善机制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了“服务群众、执纪为民”的快速通道。
一、健全基层监督网络,变“局部”为“整体”
着力构建县、镇、村、组四级纪检监察监督网络,形成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纪检监督的工作体系。一是稳步推进县级纪检机构改革。在县纪委新设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心,统领全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级部门党组织所辖支部配备纪检委员,党小组设立纪律员,“两新”组织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二是切实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有关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安排部署,及时恢复乡镇纪委设置和选齐配强乡镇纪委领导班子。强力推进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做到乡镇纪委硬件建设场所、牌子、装备、箱子、册子、报纸、阵地“七个有”,软件建设职责、制度、经费“三落实”。三是不断健全村级监督网络建设。在全县297个行政村和26个社区党支部选配纪检委员。全面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按程序选齐配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并加强监委会规范化建设,做到办公有场所、对外有牌子、监督有制度、监审有公章。四是积极探索监督体系底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廉勤监督员制度,在村民小组聘请廉情监督员,党小组设立纪律员。全县共聘请2060名廉情监督员、配备2052名村党小组纪律员。
二、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变“上访”为“下访”
围绕“传统科技直通”三个信访举报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一是巩固传统信访诉求平台。不断健全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实名举报制度。继续公开网上纪委书记信箱、绿色邮政,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栏等方式公开纪检监察系统地址、行风投诉、96960效能投诉电话。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乡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村社调解室,进一步整合力量,广泛收集掌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信息。建立健全排查预警机制,实行信访工作台账制度。二是拓展现代科技举报渠道。继续坚持在江安电视台设立“曝光台”,并在《新江安》和江安党政网上报道、上传视频,群众可通过“电话、短信、网上留言、面对面”等方式参与交流。健全网络舆情预警、舆情联席会议、舆情反馈制度,准确把握舆情动态,主动预测、及时处置、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纪检监察监督网络人员QQ群,及时发布纪检监察工作消息,快速掌握群众关注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深化直通民意诉求载体。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干部定期下访制度。以“三项建设”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走基层大接访,察民情解民忧”活动,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百名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以院坝会、发放民声民意卡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活动开展以来,共发放党风廉政建设评价表和民声民意卡5600余份,收到群众投诉9件,共梳理出意见、建议47条。
三、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变“被动”为“主动”
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搭建三个平台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基础,廉政教育宣传活动覆盖面达到100%。一是成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宣讲团。开展党纪法规教育巡讲、纪检业务知识培训、宣传全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共巡讲22场,受教育党员干部5000余人。同时,通过发放《江安县涉农政策规定宣传手册》和纪检监察监督网络人员连心卡,公开纪检监察干部联系方式等形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了让群众“更加了解纪检工作、更加熟悉涉农政策、更加明白自身权益、更加满意反腐倡廉建设”的目标。二是有效利用党校、夜校教育平台。以县委党校、乡镇夜校为载体搭建学习平台,对党校、夜校举办的各类干部培训班进行专题培训,教育形式由集中授课延伸到“院坝”,大力宣传上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党纪法规以及全县党风廉政建设成就。三是着力打造一批廉政文化示范点。把廉政文化与江安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特色产品文化相结合,集中打造青峰寺革命烈士纪念馆、仁和百竹海、河中村、水清社区、红桥社区等廉政文化示范点,制作廉政笔筒、竹雕廉政壁挂等产品,全县学廉、崇廉和守廉氛围日益浓厚。
四、完善机制制度体系,变“随意”为“规范”
在工作实践中,县纪委监察局紧紧抓住群众利益这个核心,突出权力“行使前、行使中、行使后”三个关键环节,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一是行政执法月报告制。全县22个行政执法单位每月定期上报开展执法活动的情况,县监察局通过随机抽查、问卷评查等方式对上报情况进行检查核实,确保各单位不虚报、不瞒报,确保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是涉农案件处分讨论村民代表列席制。县纪委监察局以廉政教育课堂进农村为平台,邀请非党村组干部、非党社员代表列席党支部大会,参与讨论违纪党员的处分格次,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非党群众参会,扩大和深化了廉政教育成果,调动了群众关心村情、监督村务的积极性。三是纪检监察干部“红黄蓝”三色廉政座牌提醒督促制。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全方位查找廉政风险点,统一制作代表高中低三级廉政风险的“红黄蓝”三色廉政办公座牌,将服务宗旨、风险提示、防控措施等内容置于牌上,摆到每位干部的办公桌上,不断提醒干部注意风险防控,时刻督促干部“规范行为、廉洁从政”。四是“三卡”收集民意制。推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监督卡、办案回访卡、民声民意卡”制度。纪检监察服务对象填写履职监督卡,对纪检监察干部依纪依法履行公务进行监督;调查对象所在单位与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填写办案回访卡,对办案人员廉洁自律情况进行评价;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发放民声民意卡,了解民情的同时,征求对反腐倡廉工作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意见、建议。五是民生工程建设效能承诺制。民生工程项目负责单位和相关部门在工程建设开始即对建设时间、进度作出承诺,县纪委监察局选派40名效能监督员,以定期召开交账会、明察暗访及跟踪督查等形式,通过承诺、追踪、评估、问责等方式推动民生工作提速增效。(四川省江安县纪委 罗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