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火眼金睛,盯牢亿元村财
“今天,请大家来就社区综合服务大楼投建项目资金使用与结算进行评议,大家有啥说啥……”
2013年1月29日,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南镇莲峰社区二楼“议事厅”里,该社区纪检小组和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居民代表、党风政风行风监测点人员参加的村集体“三资”监管“意见会”热闹非凡。
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道绪的开场白刚讲完,大家就热烈评议了起来。
“每一块砖头、每一条钢筋、每一包水泥的使用,纪检小组、居务监督委员会都盖了章,居民代表都签了字,谁想躲过这‘火眼金睛’的监管玩猫腻,确实很难!”一名群众代表站起来说,“建社区综合服务大楼,节资9万元是好事,但节省出来的钱该怎么用?”
另一位代表接过话题:“节省出来的资金,建议用于社区综合服务站的设备投入,让居民今后办事更方便……”
近年来,蕉城区从制度规范、机制创新、权力制约等入手,在全区16个乡镇(街道)308个村(社区),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管好上亿元的村集体资产,从源头上预防村官腐败行为发生,成为福建省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典型,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铲除村官腐败土壤
蕉城区位于宁德市首府所在地,中心城区的发展在带动城乡繁荣的同时,一些村官不廉洁行为也时有发生。
2010年初,漳湾镇后湾村委会办公楼基础工程项目开建,村里两名负责人私自以抽签方式确定承建单位,又将工程转包,并虚增工程款套取现金近3万元,用于个人消费等支出。当年11月,这两名贪财的村干部,被区纪委立案查处。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铲除滋生村官腐败的‘土壤’;我们应该有所为!”区委书记王世雄语气坚定、态度坚决。
很快,该区建立了以“四议”、“三审”、“三公开”为核心的农村三资监管体系。其中,村“两委”会议提议、党风政风行风监测点征询意见参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户代表会议决议的“四议”确保民主决策;项目招拍挂资格与程序把关审查、经营性资产资源评估(工程建设预算)和款项收支情况审查、村级纪检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审查的“三审”确保项目合法性;事前公开家底、事中公开资产资源处置的评估和招拍挂情况、事后公开资金运行情况的“三公开”着力于“阳光防腐”。
蕉城区在全区清产核资、清理合同,健全完善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共清理各类合同79份、资产8.82亿元、山林滩涂等资源45.89万亩。“当时,清产核资、清理合同真彻底,我们村与承包户签订的承包合同,期满的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重新签订合同。那时真忙得不可开交,但心情却特舒坦。”贵岐村的村委会主任陈道俊回忆说,“每到一户人家,村民的参与热情之踊跃,令我记忆犹新!”
截至目前,该区16个乡镇(街道)308个行政村(社区)的“清产核资和合同清理、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资产资源招拍挂委托代理、‘三资’计算机网络监管、村级纪检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等农村集体“三资”实现了五个100%监管覆盖,成为福建省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一个典型。
机制覆盖到村寨社区,惠及民生“阳光普照”
素有蕉城区“首富”之称的古溪村,有4000多人口,7000多亩地。因为城区建设需要,大部分被征用,仅存近40亩的村集体用地。前年,这块“黄金宝地”每亩地从400万元起拍,最后以740万元落槌,总拍价2.93亿元。作为村集体资金,该村在区、镇两级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下,由村民做主,公开分配方案,资金直接到户。村民陈成利说:“我家5口人,当时分配到了8万元。我用这笔钱开了一家建材装饰材料店。现在我已经在城关租了3个门面,专门做装饰材料,在本村承租了一块地,做建材生意。日子啊,过得真舒坦,真的。”
为保障村集体资产资源“阳光”运行,蕉城在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委员会,下设“三资”监管办以及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资产资源监管服务中心、招拍挂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委托代理平台、招投标平台的“一委一办三中心三平台”系统化组织框架。通过建立党务村务两项公开,党风政风行风“三风”监测体系,“四议”民主决策机制,农业与惠民政策落实、企业与劳动保障、文化、计生、社会稳定、村镇建设六项规则的“23456”工作机制,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决策权。
监督根植于“慧眼中”,小村财也不挂“空档”
“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纪检小组和党风政风行风监测站点,既为‘三资’监管提供了‘贴身’的监督作用,同时又是最为有力的保障。”洋中镇党委副书记、镇纪委书记林道瑞说。
金涵乡纪委在上金贝村一户村民家中召开座谈会,附近的村民都纷纷前来。乡纪委书记蔡述敏一打开笔记本,一位壮年汉子便说:“我们上金贝村的财产出租,公开透明那是没得说。畲家酒楼出租,从评估价仅13万元到最后中标价25.3万元,增加集体收入12.3万元。”一位老党员接着介绍:“我们引进外来投资建设畲家风景区,搭建、铺设葡萄长廊和环村路,给来我们这里游玩的客人提供别具风情的优美环境。这样的大事,不是村干部一个人就能‘拍板’的,得我们村民决定才算数。这可是一贯的规矩,还有你们纪委的人、乡里的干部也下来监督,透明那是不用说的啦……”几位村民有理有据的率真话语,把蔡述敏说得直点头。
“小村财也不能挂‘空挡’!这样才能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清塘村的陈永库深有感触地说。
“省委和省纪委领导经常到蕉城区指导、调研和督查,要求我们要管好群众的‘钱袋子’。每年,蕉城区纪委与乡镇纪委一道,到村民家中‘走亲戚’、‘访村民’、‘侃家事’,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是否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及时采取措施。”宁德市纪委常委李琳补充道。
小村财演绎大民生,“三资”监管全覆盖。当人们踏上宁德蕉城这片热土,廉洁清正之风扑面而来。(黄喜祖 林生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