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川区:关口前移 预防在先
通川区立足教育,预防在先,着力构建党风廉政教育长效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全区副县级以上党员干部无一人因违法违纪被立案查处,科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被查处数在全市最低,展现出风清气正的“廉洁通川”。
用学习提高凝聚力。通川区把每月第一周星期五定为“党风廉政教育日”活动,加强法纪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讲廉政党课,认真学习《党章》、《廉政准则》等党纪法规;每季度向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推荐廉政警示文章和廉政教育片;将今年定为“反腐倡廉法规执行年”,围绕“廉洁勤政,争做表率”的主题,开展了读书思廉、文艺颂廉、教育倡廉、媒体传廉、环境养廉、提醒促廉等活动;同时,广泛开展“12345筑堤行动”,即:由区委、区政府评选表彰10名勤廉模范标兵;命名20家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聘用30名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员;建立40个廉政书屋;悬挂50幅廉政广告。在28个区级部门选聘的30名网络宣传员,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正确引导,形成了严密的廉政建设系统网络。编印《呤唱清风》廉政诗歌集,制作《风正好扬帆》、《清风颂歌》电视专题片,拍摄《廉政准则》、《税苑清风拂通川》等党风廉政建设专题片在达州市电视台《廉政经纬》栏目中播出,宣传身边先进典型,弘扬时代主旋律。
用警示增强冲击力。近年,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电影周”活动,发放《反光镜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录》、《镜鉴通川区重大案件警示教育片》等教育读本200余册。召开全区村、社区干部“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大会,执纪执法部门“三重人员”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大会等,通报了近年来全区纪检监察系统查处的违纪违规典型案例,达到了查办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目的。多次组织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到“通川区法纪教育基地”——达州监狱接受现场警示教育,听取服刑人员的忏悔发言,参观服刑人员的生活、劳动场所。据统计,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多达1400余人次。
用示范带动效应力。如今,在通川区,无论你是到区直机关单位办事,还是漫步在大街小巷,图文并茂、内涵丰富的廉政橱窗、文化长廊引人驻足观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警句谚语,使人细细品味;颇有品位、发人深省的廉政书画令人赏心悦目,一股浓浓的廉政文化氛围正日渐形成,阵阵廉政清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给人警示。近年来,通川区努力构建大宣教格局,把反腐倡廉寓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充分发挥全区20多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反腐倡廉教育。深挖廉政文化内涵,打造廉政文化进景区系列精品,通过巩固一个神剑园、跟进一个农业园、打造一个犀牛山、规划一个凤凰山“四个一”活动让廉政教育拓展了形式,延伸了载体。该区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上下功夫,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使廉政教育入耳、入眼、入脑、入心,使“崇廉尚廉”在通川大地上汇聚成一股浓烈的浩然正气。
用制度提供保障力。推进宣教工作,加强制度建设。着眼于惩防体系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区纪委、监察局的牵头作用,联合组织、宣传、司法机关、党校、通川播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渗透到制度建设环节,延伸到机关、社区、农村、学校、家庭、企业,协力唱好反腐倡廉主旋律;二是健全教育制度,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将廉政教育融入到各项教育、培训之中,开展廉政文化“四下乡活动”、每季度向区科级部干部推荐廉政文章等;主要负责同志定期讲授廉政党课制度,利用警示教育基地和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在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制定完善反腐倡廉宣教联席会议和反腐倡廉宣教工作考核办法等,为反腐倡廉宣教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四点着力,谱写了一曲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交响曲,高声歌唱着“廉洁通川”的美好明天,唱响了幸福、繁荣、和谐通川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