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县财政局采取九项措施加强乡镇财政管理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农村、农业财政资金投入增加,乡镇财政部门任务越来越繁重。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思南县财政部门采取九项措施,切实加强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资金规范化管理机制。
要求必须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编制年度预算。收入预算根据税源调查情况和现行财政体制规定,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编制;支出预算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稳定、保运转、促发展原则编制。不得编制赤字预算。要制定完善乡镇支出标准、综合或分类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对国家规定的人员经费、社会保障等必保支出优先保证,从严控制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公务用车等公务消费支出。量力安排专项支出,促进乡村公共事业及经济发展。
要求必须严格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健全支出管理和审批制度,坚持拨款按预算、用款按计划、支出按标准、审批按程序,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和集体研究决定的理财规程。要求记账票据必须做到有合法原始凭据,各项财经手续齐备。
全面实行“零户统管”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加强综合预算管理。乡镇各项预算内外资金要全部纳入综合预算管理。乡镇对所属各单位实行“零户统管”,由乡镇财政分局集中办理各单位资金结算。单位收入必须按照规定全额缴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设过渡账户,不得截留、挪用和坐支收入。
认真落实、发放各项涉农补贴资金。涉农资金实行专帐管理,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信息系统,做好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乡镇财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农户数据对照归档清册等资料进行逐户核对,确保信息真实可靠。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实行“一卡通(一折通)”方式,补贴发放标准、范围、时间应予公开,发放对象应予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乡镇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按债务的来源和用途,严格区别公共债务和企业债务,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乡镇债务采取盘活乡镇资产、清收债权、建立偿债基金、创新偿债机制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债务化解工作。
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乡镇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领发、保管、盘点、清查制度,确保乡镇国有、集体资产、财产安全。乡镇固定资产要纳入乡镇财务核算,严禁存在账外资产和公物私用;要严格按资金性质和用途来安排使用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平调和挪用,特别是村级经费和三资代理资金,禁止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明确工作要求、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依法管理本级会计事务,对各种会计凭证、账簿、资料实行专人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全面做好“三资代理”工作,规范完善三资管理,真正使村级财务管理达到“四化”(管理制度规范化,财务核算电算化,民主理财制度化,资金结算统一化)的标准。
加强技术支撑,提高管理水平。全面加强乡镇财政标准化建设,积极使用项目资金管理、监管、信息、档案等管理软件,全面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通过以技术支撑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实现乡镇财政科学、程序、高效、规范管理。
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素质。积极组织财政干部参加各项培训,全面掌握新知识和新政策。对公共财政管理、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会计基本知识、财经法规制度以及办公信息化操作技能,达到融会贯通,熟练应用。通过培训,全面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素质,适应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要求。
加强监督检查。县财政局在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日常业务指导监督的同时,建立乡镇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制度,检查乡镇会计基础工作和财经纪律、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督促乡镇健全财政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和财务运作。对财政部门提出的改进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要求乡镇要认真研究和落实,进行完善和整改。(邓会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