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县:群众在治理农村酒席泛滥中唱主角
日前,贵州省黔西县按照政府引导、村级“两委”主推、群众自我管理约束的原则,依靠群众相互宣传、相互监督、相互执行,狠刹农村滥办酒席歪风取得实效,实现群众在治理农村酒席泛滥中唱主角。
农村酒席泛滥,群众反映强烈整治存困境
红白喜事办酒席,原本无可厚非。但近年来,一些农村群众大操大办酒席大范围请客,各种巧立名目的酒席,诸如“搬家酒”、“状元酒”,“爬楼酒”,“满月酒”,“开业酒”,“祝寿酒”、“当兵酒”、“拜神酒”等等层出不穷,大部分农村刮起了一股“办酒席风”,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群众苦不堪言。以黔西县绿化乡为例,吃酒送礼的礼金一般为100元到200元,关系稍微亲密的就要200元到1000元不等。村民们一说起吃酒,大家都有想法、有意见,觉得各种名目繁多的酒席太多了,辛苦一年,到头来连吃酒送礼都不够,无形中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该乡石桐社区村民周某反映:由于不少村民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找理由办酒请客,把办酒席、收“人情礼”作为生财之道。一年之中,不断有人请吃酒,要是不去,见到人家都不好意思,农村里面都是这个想法。最终,各种酒席吃不胜吃,如此请来请去,循环往返、没完没了的人情酒已超越了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既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群众反映强烈,希望政府能加以干涉和制止。但鉴于目前尚无一种合法的行政手段能加以干预,政府有心无力,给整治工作带来困境。
按照村(居)民自治原则,引导群众订立村规民约
经过深入群众调研,黔西县根据村(居)民自治原则,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为整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全县362个村(社区)村(居)委会在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的指导下,草拟出村规民约草案,然后组织各村民小组进行商讨,征求意见,最终经村民大会审议通过后由群众签字捺印予以认可。村规民约的定稿张贴于各村(社区)公开栏和学校大门、交通道口等醒目处,或通过村委会的大喇叭进行向全村进行广播。大关镇还购置了两辆面包车作为村规民约宣传车,并以廉政文化进校园为契机,发动在校中小学生做村规民约的宣传员,回家动员自己的父母亲戚遵守村规民约,不乱办酒席,使村规民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村(社区)制定的村规民约中均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只允许简办婚丧嫁娶事宜。普通群众首次建房乔迁,首次为80岁以上老人做寿,应向所在村(社区)婚丧事宜简办理事会提出办理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可以简约操办,除此以外的酒席诸如升学、参军、孩子满月、开业庆典、调动升迁、出狱冲喜、迁坟立碑等事宜一律不允许操办。村规民约还对婚嫁、治丧简办的标准和要求,违规操办酒席的惩处办法和措施进行了约定。如绿化乡大海子村在村规民约中约定,辖区内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反规定办酒席的,在同等条件下加重处罚并由乡纪委按程序上报县纪委处理。
群众积极参与,确保村规民约有效实施
村规民约订立之后,为保证其有效实施,在各村(社区)普遍成立了婚丧喜庆事宜简办理事会和执约小组,在村(居)委会领导下负责村规民约的执行和监督,其成员均由村民大会从本村(社区)德高望重的族老、长老、退休老同志、退伍老战士、致富能手等群体中推选而出。如有群众乱办酒席,则由村(社区)婚丧喜庆简办理事会或村执约小组予以规劝和制止,制止不听的,将采取违约制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取缔乱办酒席的活动场所和操作设施、取消惠农惠民政策的享受资格或采取断电、断水的方式进行控制。情节严重的,由乡执约小组按20桌以下5000元,21桌至30桌1万元,31桌至40桌2万元,41桌至60桌3.5万元,61桌至80桌5万元,80桌以上7万元的标准收取违约金。绿化乡自6月1日实施村规民约以来,经由各村婚丧喜庆事宜简办理事会和执约小组劝导后自动放弃办理规定外酒席的就有24户群众。此外,各乡镇(街道)还专门成立了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乡长(副镇长、副主任)为组长,各有关职能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村规民约执行督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镇(社区)社会事务办,负责对各村(社区)村规民约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如杜鹃街道督导办规定,在接到群众举报违规办酒席情况后,将第一时间通知有关村(社区),由其按约定进行处理。对于第一举报人,举报查实后,给予100元的奖励,如收取被举报户违约金的将按所收取违约金的10%给予举报人奖励,并为举报人保密。又如雨朵镇老君关村村干部李某违规为孙子操办满月酒,被村民举报,后移送至镇纪委处理。绿化乡大海子村村民代表在座谈时普遍反映,虽有部分村民对村规民约有意见,也想找各种名义办酒席,但大家已经对此深恶痛绝,现在又有了村规民约,村民们都互相盯着,又有干部经常来做工作,要是不听招呼,面对的就是村集体的制裁。在这样的 压力下,谁也不敢违规办酒席当“出头鸟”了。
酒席泛滥得到遏制,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绿化乡是最早通过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采取群众自我管理和监督的乡镇,从6月1日起实施村规民约到现在,全乡群众仅办理22起规定内的酒席,酒席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近80%,乱办酒席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该乡马坎村村民覃某反映,自己过去光吃酒送礼一年就要花掉20000多元,现在风气好了,一年下来满打满算吃酒送礼的钱2000元都到不了。村民谢某是专门为农村办酒席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个体户,据其反映,在实施村规民约后,他的做厨工具已经搁置将近一个月,虽然生意受到了影响,但相比以往承办一户人的酒席就要受邀吃五六家人的酒席,收入还不够吃酒的情况,现在的风气还是好多了。村民陈某则反映,现在基本上没有谁来请吃酒席了,就可以安安心心地搞生产,要下地干活就去干活,就算是出门打工也安心。绿化乡的做法率先在全县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得到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黔西县纪委监察局及时下发通知转发了绿化乡的经验和做法,并倡导各乡镇(街道)学习绿化乡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工作,切合自身实际,引导村(居)民完成本村(社区)村规民约的制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9个乡镇362个行政村(社区)已陆续完成村规民约的订立工作。据初步统计,自村规民约实施以来,全县共成功规劝办酒席132起,成功制止违规办酒席30起,实施违约制裁1起。(贵州省黔西县纪委 陈育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