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市重视抓好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针对社区承载的社会管理事务不断增多,服务居民、维护稳定任务日益繁重的现状,塔城市坚持把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突破口,制定下发了《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积极探索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
创新监督措施,促进社区事务透明规范。针对社区监督力量分散、监督职能弱化、监督渠道单一的情况,在3个街道办事处15个社区成立了居民监督委员会,对社区事务有知情权、调查权、否决权、纠正权、提议权等7项权利。同时,把低保审核、特困户确定、劳动保障、征兵入伍、财务收支、救济救灾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作为监督重点,从事前决策、事中实施到事后评议,实施全程监督。特别是对群众关注的低保政策落实,实行上榜公布、入户调查、动态管理、季度重审的办法,确保应保尽保。先后对5967名低保户进行了5次集中审查,取消申请资格204户,调整补助标准486户,确保了低保工作公开、公正、透明。为方便群众监督,开通社区微博和qq群25个。
深化便民服务制度,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在社区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制度,建立“服务银行、居民说事厅”等1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设立“心理咨询、家政服务、精神慰籍、扶贫帮困、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14大类、140小项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社区服务室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8292次,办理各类事项4249件。建立“居民信息库”,将社区群众服务的事项梳理归纳为38类238项,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发送便民服务联系卡12570份,随时提供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实行领导挂牌接访服务,快速处理投诉纠纷,先后受理举报投诉29件,调解纠纷445件,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社区基层。按照区域均等、界定清晰、方便管理、任务相当、责任明确的原则,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从岗位需求和社区党员干部的个人特长出发,设立“治安巡逻岗”、“政策宣传岗”、 “义务教育岗”等八种责任岗位,开展“选择一岗、贡献一技,奉献一日”活动,发放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宣传单2300余份,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实现就业1400余人。同时,开展了党组织和党员“双向”承诺活动,截止目前,社区党组织向群众承诺事项150余项,党员向群众承诺事项520余项。街道社区深入开展“五百”服务、“三净三服务”,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赢得了居民的好评。
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营造风清气正社会环境。一是构建廉政文化教育阵地。在社区深入开展了“清风进社区”活动,把居民党员群众组织起来,组建了一批以党、团员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争创“清风楼”、“先锋楼”、“文化楼”,在楼道内悬挂廉政漫画325幅、张贴廉政用语及文明用语1400余条、办廉政专栏板报30期、制作廉政广告牌180余块,做到了廉政教育全覆盖。二是丰富廉政文化教育内容。注重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创建文明社区、人文社区和平安社区相结合,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引导家属争当“廉内助”;开展邻里间互助、共建和谐家园活动,通过诵经典、读廉书、讲廉政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教育社区干部群众以先进为榜样,无私奉献社会,营造了崇廉尚廉、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召开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6场(次),发放家庭助廉信430余份,推荐廉政读物50余本。三是创新廉政文化教育形式。创新“四个一”教育形式,即每月由办事处包抓领导为社区党员干部讲一堂勤政廉政课,每季度至少为社区干部、居民群众播放一次警示教育片或革命题材影片,每个社区创办一份廉政小报,每年向社区推荐订阅《中国纪检监察报》、《党风与廉政》等报刊。同时,先后组建了健身舞蹈队、书法兴趣组、剪纸兴趣组、合唱团、秦腔队、腰鼓队等16支500余人,结合党风廉政教育月组织系列活动45场(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文明礼仪讲座30余场次,开展“四送”活动120余场次,开展“三净三服务”300余次,先后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塔城市纪委监察局 刘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