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江口县创新公开载体使阳光党务凸显阳光效应
今年以来,贵州省江口县紧密结合实际,以发展党内民主、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体系为重点,抓好创新落实,使阳光党务凸显出阳光效应。
加强组织领导,稳步深入推进。该县坚持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县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充实了党务公务领导小组成员,推行了“县委统一领导,基层党委主抓,纪委协调监督,组织、宣传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 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同时,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与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同步进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上半年,该县12个党委、75个行政村(社区)党支部、161个县直单位、学校党组织和9个企业党支部全面开展了党务公开工作,覆盖率达100%。
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形式。在党务公开的形式上,该县坚持以方便群众、利于监督、简便易行和切实有效为根本原则,不断创新和丰富公开形式。一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把需要公开的内容向党员或群众通报、公开,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二是用文件的形式公开党务工作,使党员、干部了解、掌握、执行好各项决策部署。三是通过公开栏的形式把公开的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四是通过电子显示屏等形式进行动态公开。五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报等媒体的形式进行公开。截至目前,该县利用会议形式公开342期, 文件形式公开235期,公开栏公开364期,电子显示屏公开163期,网站公开358期,其他公开402期。
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公开水平。一是建立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对党务公开的项目、内容、形式、时限等,坚持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二是建立工作督查制度。成立了党务公开工作督查组,制定了《党务预公开制度》等8项制度,对不及时公开和公开工作滞后的党组织,以督办件形式督促其整改。三是建立责任考核制度。明确党务公开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人,把党务公开工作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各级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半年、年终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评先、创优、奖惩挂钩,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推行党务公开工作不力、群众反映不好的领导干部、班子成员以及基层党组织,县委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整改;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甚至拒不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
突出党务特色,规范内容形式。坚持“全面、真实、具体、合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一是规范公开内容。凡是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党内主要事务和组织活动中,只要不涉及保密内容,一律公开。根据公开内容的性质分为固定公开、定期公开、随时公开和点题公开四个类别。上半年,该县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325期;党的思想建设情况200期;党的组织管理情况217期;领导班子建设情况105期;干部选人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412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241期;制度建设情况175期;其他应公开内容289期。二是规范公开程序。确立“制定目录、实施公开、收集反馈、归档管理”的公开程序,把好“审核、公开、反馈”等相关环节,对于党 内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由上而下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公开,确保公开工作环节连续、内容真实、过程严谨。三是规范公开时限。对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职权、政策规定、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事项实行长期公开,对年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实行定期公开,对动态性、阶段性工作分阶段公开,对临时性应急性工作随时公开,对党员群众提出申请的事项及时予以公开,提高了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四是规范档案管理。统一实行档案资料电子信息文档与纸质资料双套对应管理模式,坚持党务公开档案统一登记、专人管理、分类存放,确保党员群众方便快捷查询。
创新公开载体,狠抓工作落实。采取“四结合”方式,创新公开载体。一是公开栏公开与会议公开相结合。重要事项先在党组织会议和群众代表会议中公开,修改完善后再在公开栏公开。二是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相结合。建立党务、政务综合公开栏,方便群众监督。有的单位还把党务公开与财务公开有机联系起来,做到党务公开与其他公开一同安排、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同步推进。三是固定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对党内评议结果,党员结对帮扶情况等内容固定长期公开,对发展党员、党内选举等村级重大事项的事前征求,事后决定随时公开。四是网下与电视公开相结合。综合利用江口门户网、党建网、纪检监察网、梵净山电视台,图文并茂公开党的决议决定。(贵州省江口县纪委 张祖国 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