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用好四则运算打造四最干部
近年以来,通州区纪委围绕“铸造一流素质、争创一流业绩、创塑一流形象、打造一流团队”的总体目标,用好四则运算,采取“加减乘除”工作法,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打造“作风最好、效能最高、能力最强、服务最优”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用好加法,加强修养,着力打造作风最好纪检监察干部。一是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围绕“打造纪检监察铁军”的要求,通过自己找、同事评、领导点等三个步骤,为每位同志的作风现状“画好像”、“把好脉”;通过个人承诺、党小组表态、大会交流等三个层面,“固本清源”,巩固讨论成果,提升精气神。二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以“唱一首歌曲、上一堂党课、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等为主要内容开展道德讲堂教育活动;组织公务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区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有关规定,提高干部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组织职业道德宣誓承诺活动,切实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宗旨意识。三是深化“三解三促”活动,以班子成员各率领一个党小组挂钩联系一个村为基层,进一步延伸挂钩一个二级支部、一个舆情信息点、一个重点信访户、一家企业、一户困难家庭,以实际行动实践党的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三解三促”活动中,召开座谈会12次,走访6个自然村,撰写民情日记72篇,走谈600余人次,帮助落实各类专项资金80余万元,组织机关干部扶贫助残捐款12000余元。
用好减法,减少疏漏,着力打造效能最高纪检监察干部。一是强化季度绩效考核,每季度开展绩效示范科室、绩效之星评比活动,评比结果与年底先进科室、公务员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共评选出绩效示范科室20个,绩效之星18名,有效促进日常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二是刚化业务评比,定期开展信访件及审理案件评议活动,每季度评出最佳、最差信访办理件,最佳、最差审理案卷,牢固树立纪检监察工作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理念,促进纪检监察干部养成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切实做到“个人不满意的不出手、科室不满意的不上交”,以“零差错”的工作目标打造纪检监察部门的软实力。三是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大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力度,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汇编,规范机关工作程序;推行电子考勤制度、工作日志制度,通过内部网络每日公开,每月通报;从细节入手理顺工作流程,形成纪检监察业务流程图30张,构筑纪检监察工作规范体系,避免工作的疏漏、随意和生硬,形成事事有章可循、处处遵规守纪、人人照章办事的良好氛围。
用好乘法,乘势而上,着力打造能力最强纪检监察干部。一是开展以“精业务、强素质、争一流”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每月组织集中学习活动,定期邀请专家讲话,每季度组织一次学习交流,每年开展一次读书月活动,年终实行考学制度,促进纪检监察干部综合业务水平的提升。二是开展业务大练兵系列活动,年底开展以“读书笔记”评比、“业务知识竞赛”,并适时组织拓展训练、岗前业务测试等活动,培训纪检监察干部争当“业务通”、“活字典”和“明白人”。三是开展特色性工作星级评比活动,通过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切入点,推进领导体制、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完善与创新,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载体,着力打造 “岗位廉政教育”、“三联防”工程、“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星级创建”等方面的纪检监察品牌,培育具有通州特色的新亮点,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用好除法,除忧解难,着力打造服务最优纪检监察干部。一是坚持从严带队伍,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纪检监察干部,以《纪检监察行为规范》为基础,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纪律,加强干部管理,教育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公道正派,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经常审视反省自我,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二是搭建为民服务平台。设立“999民生热线”、“12345”市民热线、网络“公众监督”栏目,着力拓展诉求渠道“畅民意”,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优势,多种媒介全程介入热线直播,实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形、报刊可读、网络互动的“声、屏、报、网”四位一体的运作形式,定期对群众诉求办理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办、开展满意度调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提升了群众的满意率。每年还定期走出直播间,联合农工、国土、工商、司法、水利、卫生、人社等部门驻镇进村开展“999民生热线·惠民行”直播活动,现场接听热线电话、接受各类咨询、建议和投诉,与群众现场面对面交流、当场排忧解难。三是开展利民信访工作。以群众工作统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注重通过在日常信访件办理中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经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落实为民办实事33件,为群众争取利益或挽回损失近20万元,为民办实事工作力度的加大,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严蔚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