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镇“四力”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川硐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制度为抓手,以强化监督为保证,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四力”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提高干部“免疫力”。一是强化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将廉政教育纳入到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镇(村)干部学习会、党员大会及党课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和村干部“十不准”、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相关《规定》和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的通报,并组织全镇80余名干部查找了岗位廉政风险点并制定防控措施,筑牢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半年来,共召开3次党委会议、2次中心组学习会议、3次干部大会、8次党员会议进行学习宣传,学习达2000余人次。二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制作了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标语40余幅,绘制了30多幅反腐倡廉漫画、图片等,使廉政内容入脑入心,依托农村党员活动室、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廉政文化书架”,配备廉政图书、报纸、杂志,供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阅览。收集全镇所有党员、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的手机号码,建立党员干部群众手机“互联网”,每月发送1条廉政信息。组织全镇70余名镇(村)干部家属与镇纪委签订了《家庭助廉承诺书》,促使广大干部家属自觉提高廉政意识、法律意识和自警意识,使领导干部的家庭成为廉洁的“碉堡”。
出台制度,严格管理强化干部“约束力”。一是出台了《川硐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川硐镇镇(村)干 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一次投诉查实待岗暂行办法》、“一线工作法”、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加大对干部的管理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半年来,共开 展督查15次,分2批次对工作完成不力的28名干部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批评,对54名工作不到位的干部在上半年的绩效工资中扣除绩效考核分。二是完善了《川硐镇谈心谈话制度》。镇党委书记利用每月干部职工例会,与站所长、村支书主任一起交心谈心,拉近了距离,找准思想、作风、廉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对新提拔的7名股级干部进行任前谈话和廉政谈话。三是制 定了《川硐镇厉行节约工作方案》,从调减公用经费、严格公务接待、加强车辆管理、节约用水用电等十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并列出全年公用经费按2012年 初预算调减10%的目标。镇党委与6个村、1个居委会和七站八所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与每位党员干部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四是进一步加大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力度。重点公开农村低保资金发放、合作医疗收缴、涉农资金、财政一事一议等。政务公开增设了“点题公开栏”和“回音壁”,全镇6个村村务公开重点将财务收支情况等逐笔上墙,向群众亮了家底,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加大督查,强化问责增强干部“震慑力”。一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建立“不敢为”的惩处机制。对1起党员违法套取国家资金案件进行了查处,追回资金1.8万元,完成上级纪委转办案件3起。二是建立并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和重点问题、重点人员台帐制度。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5件,已办结24件;回复网上民声8期。三是监督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开展粮食综合直补、家电下乡和摩托车补贴、学生营养午餐、校园环境安全等各类专项检查工作5次。在年初的低保审核中,撤销不符合低保431人,新纳入61人,确保低保工作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四是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支部纪检委员。在全镇7个村(居)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在17个支部配齐了纪检委员,通过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增强干部“凝聚力”。 党政领导严于律己树起一面旗,率先垂范当好一盏灯,用行动在群众中树立起形象和威信。同时,落实好“一岗双责”的要求,班子成员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稳定等工作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镇党政领导主动将收到的6000元礼金上缴财政,并退还礼金近3万元。(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纪委党风廉政室 陈明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