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济民生----贵州省黔西县纪检监察机关服务民生纪实
在贵州省黔西县的城乡、单位、企业,常常会听到人们在议论:“近年来,我们县的纪委工作抓得好、抓得实,违规违纪的事少了,坑农害民的事也少了,风气真的很好……”这是来至普通老百姓的心声,的确,黔西县纪律检查机关服务民生事业,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围绕热点、紧盯焦点、抓住难点,充分发挥以纪促政、以纪督政的职能作用。
织牢民生监管网
“我们要切实抓好民生这个第一大事。”日前,黔西县纪委书记邬江如是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说。邬江书记还说:“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民生工作,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为切实保障民生事业的建设,黔西县很抓制度、机制建设,从根本上织牢民生监管网,全县以乡镇(街道)为单元设立29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把监督的主要力量集中到民生项目上来。每个特派组同时对2-3个乡镇党委、政府实行群体监督,适时组织跨乡镇交叉检查、交叉办案,提高了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制定了《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干部管理办法》、《民生项目特派组巡查监督工作方案》等10余个制度,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机制和制度保障。
全县362个行政村(社区)以建立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为契机都成立了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主要从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寨老、族老等热心廉政建设和公益事业的群众中推选产生。创新“四四会签”理财法监督。由县财政局行文规定了每一笔村级财务支出入账,须有经办人员、村委会主任、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理财小组组长“四四会签”,代理中心会计审核后方可入账。用最容易被村民接受的方法把村级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了分解,确保村级公共权力的阳光运行。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等民生项目中,采取以自然村为单元,由群众自行推选3至5名威信高、处事公正、乐于奉献的群众组成理财监督小组。全县共组建1260个理财监督小组。
搭建干群连心桥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基层干部的事务较以前更少了,一些地方呈现基层干部身处基层而不在基层、乡镇干部不下村、村干部不入户、下村也是“走马观花”等问题,致使党群干群之间产生“裂痕”。如何来弥补这种“裂痕”?黔西县着力加强驻村干部监督管理,搭建干群“连心桥”。 今年,县纪委配合组织部门认真落实干部驻村工作,从驻村干部的选派方式、目标要求、考核管理等方面对干部驻村进行了明确。向105个村(社区)派驻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1名省、市或县直部门干部、2名乡镇干部、1名大学生村官、1名农村知识青年组成,全县105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共533名成员,在未派“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村(社区),又从106个县直单位抽派110名干部,从乡镇抽派3名包(驻)村干部组建“美丽乡村”工作组。同时,按照成队建制、健全组织的要求,成立了驻村工作队、工作分队、工作组;建立了临时党总支、临时党支部、临时党小组,明确了驻村干部挂任所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主任助理,使党组织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全覆盖,让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有职有责有位,实现了干部驻村工作成队建制推进。
为确保干部驻村工作切实开展,县纪委对干部驻村工作实行电话抽查,适时暗访,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半年来,共组织了4次电话抽查、4次暗访、3次集中督查,2次考核,下发6次督查通报,进行1次工作测试,对19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或约谈。在干部驻村活动开展以来,开展民情恳谈会500余场次,参与恳谈的群众达16962人次,共征求到意见、建议1000余条。“现在的乡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更近了,心连的更紧了……”金碧镇张家桥村村民李兴福感慨地说。
盯紧履职部门权
“权力若被乱用,百姓肯定遭殃”。黔西县纪委书记邬江常常对身边的干部说。为此,黔西县纪检监察机关把权力部门列为重点监督对象,对各类对违规违纪案件严肃查处。
黔西县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注重网络监督,深化和拓展了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工作,全面推行巡查建议书,“盯紧”乡镇和特权部门权力运行。
在开展巡查监督中,注重方式方法,把巡查的内容和重点深入到特殊行业和最基层,并且把巡查结果的运用付诸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去实现,让党委、政府、部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在巡查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督办督查,创造性提出了“巡查建议书”制度,即给乡镇党委、政府、部门发出的巡查建议书,必须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措施,限时办结及时解决,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从而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水平。5月开展工作以来,全县29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共发出巡查建议书147份,乡镇党委、政府落实整改措施142个,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210个。谷里镇党委书记曾科如是说:“在民生项目监督工作中,乡镇党委第一次接到纪检监察机关的巡查建议书,感觉责任大压力大。对此,我们都认真召开党委会,制定整改措施加以落实……”。
铺成风清气正路
“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全县发展大局,事关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保障措施,强调他律和自律相结合,不断提高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实效。”谈到作风建设,县纪委书记邬江一语中的。
黔西县逐步加强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不断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明确乡镇纪委书记在职责上专事监督工作,不再分管纪检监察业务以外的工作,在与党委、政府工作关系上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实现了体内监督向体外监督的转变。
黔西县还重拳出击,巩固和扩大反腐败成果,深入在煤矿、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重点对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考评,以考核指标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对全县党政机关、政法系统、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逐车进行对照审查、核实甄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35名县纪委工作人员联系重点单位开展风险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各民生特派组共查处民生领域领域违纪违法案件7件,其中,立案7件,结案6件,给予6人党政纪处分。
劲吹清风扬满帆,在县纪检委的不懈努力下,将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发扬敢于亮剑、敢于揭丑、敢于挑刺的精神,动真格、出实招、见实效,全县机关干部纪律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效能显著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县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激情创业的生动局面。(黔西县纪委 黄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