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司法拍卖改革透视
阳光照亮司法拍卖席
——广西司法拍卖改革透视
王万程 张倩
前不久的一个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物资大厦5楼标准拍卖厅,一场现场与网上联拍的司法拍卖活动正在举行。
拍卖现场,除各界监督人员外,嵌在天花板上的两个摄像头也在监控全场,所录内容除刻入硬盘保存外,还在“联拍网”上直播。此时,广西高院法医技术室主任洪彪,在距拍卖现场120多公里外的办公室,上网监督拍卖活动的一举一动。
网络平台、标准拍卖场所、现场与网上联拍、网上直播、远程监督等新举措,与网上摇号、现场摇珠选择评估拍卖机构、协拍机构参与招商、竞买人网上报名参与等,共同构成了司法拍卖改革的“广西模式”。
“法槌”与“拍卖槌”的关联
针对司法拍卖中存在着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及由此引发的许多问题,从2011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高院实施“阳光司法”行动,出台了《委托拍卖工作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构成了“制度建设网络平台高标准拍卖场所现场网上同步联合拍卖”的司法拍卖“广西模式”。
自治区纪委预防腐败室主任邓敏介绍说:“改革核心是科技反腐,将拍卖在网上公开,‘晒’在阳光下。”
——打造阳光委托拍卖工作平台。广西高院组成评审委员会,公开遴选第三方网络拍卖公共平台,“联拍网”中标。同时,他们坚持将随机选择拍卖机构、拍卖信息发布、竞买人报名、拍卖活动等,统一在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在“联拍网”公开,委托拍卖工作阳光透明。
——打造委托拍卖规范化管理平台。广西建设了38个标准拍卖场所,配置录音录像、高速光纤宽带等远程监控设备,与“联拍网”对接,对拍卖过程现场同步音频视频网络直播。
把自由裁量权关进“笼子”
此前,拍卖机构委托决策由执行法官自由裁量。改革,首先直指法官的自由裁量。
今年2月18日上午10时,柳州市中院首次在“联拍网”上用网上摇号方式,随机确定评估拍卖机构。
以往,法院把标的物委托给哪家评估拍卖机构,基本由法官说了算。现在,法院提前在“联拍网”上公告委托标的物,有资质的评估拍卖机构都可报名。因此,报名参加的评估拍卖机构多达193家,一起争夺8个标的评估拍卖权。
第一个标的物是31套商品房,有国泰、华正和众益3家机构参与竞争。现场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发出“开始摇号”指令。操作人员点击网上“开始随机定标”按钮,当听到“停”的指令,又马上点击“结束随机定标”。结果显示,国泰、华正和众益分别获得的摇珠号是1、2、3,中标号码是“3”,众益中标。
竞争最激烈的是最后两个标的物的拍卖权,22家拍卖公司参与竞争。结果很具有戏剧性,盛通连中两标。有人质疑:“程序会不会受控制?”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网上随机摇号程序由两个子程序组成。一个负责报名机构编号,一个负责选出定标号。两个子程序互不兼容,若强行安装在同一个服务器上,会因相克导致服务器瘫痪。目前,两个子程序分别安装在“联拍网”和广西高院的服务器上,二者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修改程序。按动启动按钮后,两个子程序同时运行,最终确定出评估拍卖机构。“联拍网”平台的设计,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广西有50%以上司法拍卖委托通过网上摇号随机选定,其余则通过现场摇珠随机选定,类似福利彩票的摇奖。两种方式都在网上直播,接受全社会监督。
广西高院副院长林金文说:“随机理念的应用,使法官失去委托决策权,对法官腐败起到‘一剑封喉’的作用!”
新模式实施一年多来,广西实现了司法拍卖领域对法官的零投诉。
打破拍卖机构的垄断经营权
改革,同时剑指拍卖机构的垄断经营权。传统拍卖模式下,评估拍卖机构在接受委托后如果找的客户少,竞争不充分,则成交价格和成交率低,被执行人财产受损,如心怀叵测谋取“黑色利益”,被执行人就更是雪上加霜。
公开、透明是“撒手锏”。现在,拍卖机构除在传统媒体发布公告外,还必须在“联拍网”上公告,能上互联网的地方,都能看到有关信息。在标准拍卖场进行现场与网络联合拍卖,拍卖过程网上直播,并录音录像以备倒查,拍卖机构不敢肆意妄为。
分权制约实现釜底抽薪。在随机选出主拍机构后,任何有资质的拍卖公司都可成为协拍机构,若协拍机构找来的客户竞得标的,可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
如果说随机机制体现的是公平,那么协拍机制更体现公正,评估拍卖机构比的是实力。任何一家评估拍卖机构,若运气不好没拿到主拍权也没关系,可以通过协拍继续参与竞争,靠招商引资能力最终获胜。
在这里,更为关键的是解决了“暗箱操作”问题。传统拍卖模式下,有的主拍机构封锁信息、误导宣传、现场刁难、威胁恐吓、泄露竞买人信息、阻止竞买人报名,最终为“暗箱操作”创造条件。实施协拍机制后,竞买人可通过协拍机构报名,协拍机构对竞买人信息保密。
网上竞买机制,则让主拍机构的垄断经营权彻底瓦解。中国有4亿多网民,只要愿意参与,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参与竞买,主拍机构威胁不到,恐吓不了,彻底瓦解主拍机构的垄断经营权。
公开、透明、分权制约,提高了司法拍卖的质量和效益。充分竞争,使标的物价格攀升,实现被执行人利益最大化。
新模式实施一年多来,广西司法委托拍卖992场,成交总额7.34亿元,成交率达60%,平均增幅13.5%。其中,北海市中院在拍卖某房屋时,最终成交价是起拍价的7.7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