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把好“四关”强化“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
近年来,该区坚持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等相关规定,通过把好“思想关”、“亲情关”、“监督关”、“执行关”,强化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努力促进党员干部清正。
立足教育引导,把好“思想关”。注重文化熏陶。通过开展以勤廉主题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文化节系列活动,排练勤廉情影短剧,开展廉政书法、绘画作品征集活动,进一步浓郁廉洁从政的氛围;开展系列文体活动,成立兴趣小组,提高机关干部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品味,自觉约束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展廉政教育。针对热点岗位的重点人员,在反复排查岗位廉政风险、作出廉政承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八小时”之外的廉洁教育,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御金钱、美色的诱惑。突出重点引导。将轻微违反八小时之外规定的党员干部列为重点对象,给予重点关心,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醒教育,净化他们的“生活圈”、“社交圈”,促使改正不良嗜好。
强化家庭助廉,把好“亲情关”。试行联系制度。在政法系统试点给每位干警家属下发联系册,定期反馈干警每月值班、加班等信息,并逐月了解干警的家庭表现,以此全面掌握干警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动向,搭建起廉情信息沟通桥梁,实现了监督无盲点,有效规范了干警的行为,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展评选活动。联合纪检监察、妇联等部门,每年开展“廉内助”、“贤内助”评选活动,定期给党员干部家属下发公开信,引导党员干部家属主动参与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进行监督,并对主动介入监督,及时向单位反映情况的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表彰。组织家属座谈。每年分层分级召集党员干部家属进行座谈,反复宣传廉洁自律、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相关规定,通报党员干部廉政情况,并由家属汇报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情况,动员家属们主动协助单位共同把关,在党员干部出现不廉洁苗头时,做到主动询问,主动规劝,常吹“廉政风”,促使党员干部远离诱惑,拒绝诱惑。
借助外部制约,把好“道德关”。函调道德表现。每年分别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亲属邻里、服务对象及所在社区,函调测评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遵守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现实表现。开展道德讲堂。通过宣讲区内优秀党员干部的典型事迹、导读崇德箴言、进行现场点评、组织歌曲大合唱等方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祟德守信意识。组织明查暗访。组织党风监督员、效能监察员深入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遵守作风建设规定的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活动,防止失德失范、损坏形象的问题发生。目前该区已形成单位、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内外纵横、上下互动的监督网络体系。
突出制度保障,把好“执行关”。开展廉政提醒。对明查暗访、监督检查中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发出《“廉政提醒”通知书》,被通知的党员干部在收到的5日内向组织作出书面回答。进行廉政告诫。对经初步核实存在轻微违纪问题,但不构成纪律处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发出《“廉政告诫”通知书》,同时告知其分管领导,以便分管领导掌握情况,进行告诫谈话,并督促整改。执行廉政申报。对热点岗位的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以外”与服务对象有非工作接触行为的,明确必须与次日起将接触人、接触原因、结果上报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备案。同时,将相关制度执行情况与党员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相挂钩。对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的,在社会上造成影响的,决不姑息迁就,采取责令辞职及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对分管领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追究相应责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纪委干部室 严蔚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