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实事见真情---贵州省气象局工作队帮扶玉屏自治县纪实
今年年初,贵州省气象局响应省委同步小康号召,组建“同步小康”工作队进驻贵州省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驻村以来,省气象局驻村工作队访民情、暖民心、办实事,用真心谱写了一首动人心弦的真情帮扶曲。
合力谋福祉务实惠民生
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立即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2月27日,元宵节刚过,工作队就与朱家场镇领导座谈,认真听取基本情况介绍和在同步小康建设中存在的困难等,并到帮扶的谢桥、桐木、茅坡、鱼塘四个村走访农户,了解社情民意。
经过两周的深入调查,工作队基本摸清了帮扶村组情况,发现村里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山塘水库淤泥严重,水泵、电机损坏,严重影响农田灌溉;部分村民组间的联户路没有硬化,遇到雨天,道路泥泞,出行困难;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各村需要修建垃圾池;缺少文体活动场所,村民文化生活贫乏;部分村寨地质灾害需要整治……
为给帮扶村争取项目,工作队员们不顾疲劳,白天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夜里挑灯夜战赶写调查材料和编制项目,并马不停蹄地频繁返回几百公里之外的省城向单位领导汇报、加强横向沟通与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支持。
截至5月底,在省气象局的帮助下,“谢桥村石板塘清淤工程”、“甘龙村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项目经费得以落实,同时,省气象局还自筹20万元资金为帮扶村解决村活动场所地面硬化、水泵提灌站维修、垃圾池修建等。目前,工作队正在继续为帮扶村申报其它项目,争取更大的支持。
发挥职能优势帮扶暖民心
在关心、关注帮扶村交通、水利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工作队还十分关心教育事业。5月11日,省气象局会同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组织前往当地开展“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共向朱家场镇所属镇完小捐赠助学金5万元、400余册图书和一批体育用品,还现场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发放《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手册》、雷电灾害防御等科普资料近万份,受到当地广大师生和当地广大群众的欢迎。
雷电是威胁朱家场镇学校师生安全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镇中心小学校园高大的百年古香樟树群时常遭受雷击。省气象局获悉情况后,协调资金,为该校所有教学楼安装避雷带、在后山教学楼两侧安装两根25米高的独立避雷针,并且进行定期检测。
茅坡、鱼塘两村是朱家场镇油茶基地主产区,这里生长的野生油茶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根据农户需要,气象部门采取“直通式”服务,每天为农户发送最新气象预报短信,在油茶生长关键期制作《农用天气专题预报》,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及时提供给农业、林业等部门及油茶种植户,悉心服务当地油茶生产等。
工作队员们辛勤的劳作、真诚的付出,使当地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工作队的无私帮扶,群众们很快就与工作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扶贫先扶志增强发展干劲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影响发展。工作队在摸清帮扶村自然条件的同时,感觉到当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封闭、落后。
要实现2016年达到率先小康的目标,关键是要树立起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村干部们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省气象局驻村工作队经多方协调联系,于今年6月份,组织了朱家场镇部分村支两委负责人一行16人,先后前往四川双流、浙江德清两个县,进行为期一周的新农村建设考察学习。
考察地的巨大发展变化,让前往考察的村干部们感到震撼,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更让他们耳目一新!
“学习考察回来,我几天几夜睡不着,看到人家发展那么好,作为村里的带头人真的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打算好好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充分激活‘中国油茶之乡’这块金字招牌,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林下畜类养殖,拉动全村经济发展……”鱼塘村村支书吴光成信心百倍地说。(姚愿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