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玉屏县:驻村干部织密抗旱救灾“网”
自旱灾发生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用好用活驻村资源,乡、村两级紧紧抓住驻村机遇,积极与驻村工作人员搞好沟通联系,加强协调配合,共谋抗旱思路,共商找水、引水举措,教育、引导切实搞好农村基础设施,织密抗旱救灾“网”,为农村抗旱救灾打下坚实基础。
领导带头:自带行囊到村蹲点
8月11日,玉屏侗族自治县委书记王俊铭自带行囊到新店乡老寨村蹲点开展驻村工作。白天与驻村干部亲切交谈,听取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对老寨村基本情况和驻村工作开展情况的详细汇报,询问该村抗旱救灾情况,实地查看了驻村工作开展情况、生活环境、抗旱沟渠等等。
晚饭过后,王俊铭携老寨村驻村工作组到该村后垅组现场组织召开群众会,详细询问了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人畜饮水情况,实地看了水源水位情况。了解到群众目前饮水没有困难,抗旱救灾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时,王俊铭对老寨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给予了极大地肯定,指出: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全县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老寨村目前没有出现饮水困难,水稻也是根据当前的形势进行应保则保。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驻村工作组要加大与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协作,切实抓好抗旱工作,加大帮扶力度,理顺村级发展思路、寻找发展出路、争取资金来路,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群众会一直持续到深夜11点多才结束…….
第二天一早,王俊铭又实地走访了老寨村江家组、高家组、老寨组的部分农户,进一步详细查看和了解了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受灾情况和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情况。
驻村干部:开辟“绿色通道”稳定民心
旱灾发生以来,该县平溪镇“干群连心室”驻村干部结合基层工作特点,把抗旱救灾能力作为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根本,切实提升“干群连心室”驻村干部的服务水平。
“驻村干部让我真正体验到啥是保姆式的服务,只需一个电话驻村干部就会及时到来。大家都说我今年稻谷受灾不严重,实际上是驻村干部支持得好。”平溪镇瓮阳村枣子荡组组长周国华高兴的说到。
瓮阳村是平溪镇的水稻示范点,种植水稻50余亩,看着太阳一天比一天大,群众受旱的程度越来越深。瓮阳 村“干群连心室”驻村干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及时为水稻种植户开辟抗灾“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实施现场办公,主动上门服务,每日组织群众通过背、提、引等方式对水稻等农作物进行了人工灌溉,解决人畜的基本饮用水。
“看到驻村干部帮助我们的身影,我们就知道党和政府在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平溪镇瓮阳村村民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出了灾区群众的共同心声。
驻村干部:身先士卒做群众“主心骨”“有水啦,有水啦!”在提灌站旁,平溪镇茅坪村村民在一个多小时的坚守和等待之后,终于等到这一刻,大家都忍不住欢呼起来。连续数天来,该镇相关领导、驻村干部都坚守在抗旱救灾的第一线,蹲守人饮工程保障点。同时联系县相关部门协调3000元抗旱经费,解决了茅坪村大冲湾组37户126人饮问题。
自旱灾发生以来,驻村干部迅速行动,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村组,翻山越岭,与群众一起找水源、选址 修水窖,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支实招,最大限度的降低旱灾造成的损失。基层党组织书记带领村干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骨干党员组建“抗旱救灾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采取无条件送水、维护用水秩序、新辟水源点引水等措施,确保群众有水喝、喝上放心水。截止目前,全镇100余名干部深入抗旱救灾一线,新辟水 源点4个,维护病险水库1座、山塘1口,开展送水3000余万人次。
在玉屏县,驻村干部们像种子一样撒在抗旱一线,到处都是他们助民渡旱的身影,他们身先士卒,找水在前、引水在前、送水在前、走访慰问在前,成了该县老百姓心中的顶梁柱、主心骨和带头人。(玉屏县组织部 李竹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