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宽城区:“问”出新气象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问责”动真格了!
前不久,检查了多家单位的市纪委、监察局暗访组,暗访到区招商引资楼13楼,时间是下午3点多。忽然听到楼道尽头隐约传来阵阵笑声,暗访小组成员小辛身手敏捷,端着摄像机第一个冲了进去,里面打麻将的人被逮个正着。有人认出,其中一个人正是区民政局的领导干部韩某。
工作时间“实战”麻将,影响极坏。在宽城区软环境建设推进会上,区纪委、监察局挑选了15组暗访录像,包括上述打麻将情节在内的工作时间上网闲聊、网购、看电影等情节,进行集中通报并予以曝光。
明察暗访 ——对不良作风“说不”
去年以来,一场“效能亮剑”专项行动在宽城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该区制定《宽城区影响机关效能建设、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问责办法》,对“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状态、服务效能低下”等近百种情形进行问责,从精神状态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问”出了新气象。
宽城区纪委、监察局不定期组织暗访行动,监督各行政审批办事窗口、街道办事窗口、党政机关办公场所的工作情况。今年上半年,已录制暗访录像700余条。
回想起那次被通报批评的情形,区民政局谭局长面露难色:“暗访组拍摄上班时间打麻将的时候,我还没到任。上任不久,就参加了那次通报大会。看到大屏幕上有我们的人‘露脸’,当时真有点坐不住了……”
区纪委、监察局开通报会的当天下午,区民政局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按照问责办法对韩某做出免职处理决定,并针对本系统提出三条整改措施:深入基层,分6条战线开展集中走访;完善制度,结合走访对象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救助意见和办法;加强检查,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保证不走过场。
缺席、迟到、早退、唠嗑、睡觉……在许多会场司空见惯。可如今,在宽城区却很难捕捉到这些镜头了,因为出现上述情形也会被问责处理。该区问责办法规定:对于区委、区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无故不请假、借故不参加、随便找人替会、无故迟到早退等现象,要视具体情节予以问责。去年以来,区纪委、监察局对会风会纪进行监督检查,下发会议情况通报5次,通报批评17个单位,责令检查11人,诫勉谈话3人。
规范整改 ——对效能低下“亮剑”
有问责,才有敬畏;有敬畏,才有常态治理。宽城区严格执行问责办法,严肃查办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以常态化的问责提升机关效能。自去年集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以来,该区共查办和曝光“中梗阻”问题21个,为企业解决难题75个,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称赞。
去年9月,某公司急于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审批窗口一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告知其手续办下来至少要十天半个月。宽城区软环境治理办公室经了解发现,该审批人员的确存在工作推诿和效率低下问题,随即对其进行口头警告,并全程监督办理过程,结果不到一天就办完了全部手续。事后,有关部门依据问责办法规定,对该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把这名干部调离服务窗口。
去年底,宽城区纪委、监察局接到关于区市容环卫局某执法大队齐某乱罚款的举报。经查,齐某等执法人员在对占道经营进行清理处罚时,没有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开正规罚款票据,存在轻管重罚、以罚代管现象。对此,区纪委、监察局依据《公务员处分条例》和问责办法有关规定,给予齐某行政警告处分,将负有领导责任的该执法大队大队长调离工作岗位,警示和教育了宽城区执法人员,营造了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的良好氛围。
“问责”不仅仅是一种震慑,更是一种关爱式的提醒,促使每个干部扪心自问: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在工作和服务中还欠缺什么?
宽城区各部门以“问责”为契机、为动力,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窗口”建设,力争为群众提供便捷、规范、专业化的服务。宽城区住建局用流程控制效率,研究制定了《建筑工程会签流程图》和《各会签窗口办事指南》;为解决企业“两头跑”的难题,宽城区国税局和地税局在办事大厅互设服务窗口,为纳税人节省了办事时间……
“您的股东会决议应经2/3拥有表决权的股东签字……”“谢谢您的评价!”近日,记者在宽城区政务大厅的工商注册窗口看到,5名工作人员送出微笑服务,专业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问题,换来群众百分之百的评价满意度。
当被问起是否知道问责办法时,区工商局企业注册科科长阚云飞说:“咱区的问责制度和绩效考评挂钩,没准遇上哪个人就是来暗访的,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拖累大家,影响集体形象。现在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不敢有一丁点儿懈怠和疏忽。”
服务提质 ——为经济发展“护航”
无论“问人”还是“问事”,问责的目的就在于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宽城区纪委、监察局在助力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及时跟进问责办法,“一线监督检查、一线受理诉求、一线解决问题”。
宽城区把加强监督检查与推进项目建设融为一体,制定《宽城区纪检监察机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办法》、《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服务重大项目专项行动方案》,从全区73个重大项目中选定21个作为服务重点,成立7个服务项目小分队,为重大项目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完善涉软、涉企投诉举报制度,建立“五位一体”的投诉举报机制;在区软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加挂“宽城区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投诉举报中心”牌子,建立“民企特快”窗口;增设10个涉企投诉举报箱,开通民营企业投诉专线,建立由466名群众组成的软环境信息员队伍;利用“宽城商会”这个平台,向300余户民营企业发放征求意见书,倾听企业声音。
一汽四环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是区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自项目开工以来,区政府及管委会为其开辟“绿色通道”。该产业园区的负责人介绍说:“项目建到哪里,区里拆迁及管网路网配套就推进到哪里。专为园区配套的主干道丙67路已建设完毕,园区交通环境具备开业接待条件。”
为及时了解和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宽城区建立工作联系点制度,由区纪委、监察局对30户企业进行点对点包保。有一次,包保人在与杞参调料厂对接时了解到,该企业是以吸纳残疾人就业为主的福利企业,但由于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没有享受到应该减免税款的待遇。经过与工商等部门沟通协调,使企业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政策。(记者 董亮 通讯员 王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