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党风廉政建设大巡查给权力运行做“体检”
今年以来,常州市钟楼区纪委在履行对外监督职能方面化被动为主动,一改往日“民不举官不究”的传统模式,以狠抓制度执行、堵塞制度漏洞为突破口,主动出击,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大巡查,重点检查“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各类评比表彰活动情况、公共资金投资及资产出租出借处置情况、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小金库专项治理情况等内容。通过加大检查力度给权力做“体检”,积极寻找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腐败。
高位推动、精心组织,打好有准备之仗
四月初,钟楼区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巡查领导小组成立及工作方案制定事宜。“大巡查的目标直指人、财、事三大核心权力的运行制度,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光靠纪检监察部门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成败的关键在于各职能部门能否密切配合。”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蒋仁海在常委会前的一次工作方案研讨会上直言不讳。
为确保各部门有效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常委会确定由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全盘工作;由区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直接领导具体推进。而工作方案在提交审议前,早已由区纪委监察局牵头农工、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多次开会协商、研究,数易其稿。最终确定将整个检查活动分为宣传发动、自查自纠、监督检查阶段及整改落实四大阶段,敲定检查项目110个,并将其全部纳入精心设计的8张调查表格之中,确保各项数据分类明确、便于汇总。
全面检查、分科问诊,深挖“病源”、“病灶”
四月下旬,钟楼区党风廉政建设大巡查实地监督检查工作正式展开。区委组织部、农工办、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纷纷抽调精干力量,与区纪委监察局骨干人员共同组成了20多人的检查组。经过精心调配,检查组内部又根据检查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两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都同时具备财税、审计、干部人事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便对“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情况、各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区委有关文件规定贯彻落实等情况分门别类,展开“专家门诊”式的检查。
检查组集中力量,通过召开巡查动员会、查阅台帐、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对7个街道、6个区级机关部门进行了全面检查。至6月底,已发放问卷调查6250份,找干部谈话了解480人次,抽查帐本5000余册,查阅台帐180多本,实地察看20多处。通过检查,共梳理出6大类65项具体问题。
直面问题、立行立改,力戒“讳疾忌医”
七月初,钟楼区纪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巡查情况的汇总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区委、区政府作了报告。报告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8个方面的整改意见,其中涉及制度出台的任务达10多项,如“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党工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街道及部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健全全区社会化用工制度、进一步规范评比表彰考核奖励制度、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等,每一项意见都旨在给权力运行套上“紧箍咒”,绝不搞“隔靴搔痒”。
听取汇报后后,区委再次召开专题常委会,认真研究和部署整改任务落实,将8个方面的整改任务具体明确到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及区委分管领导,并要求各单位于10月底前限期予以整改到位,坚决杜绝“软着陆”式的“真应付、假整改”。现整改任务时序已经过半,全区共召开整改工作意见征求会20场次,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各职能部门干部、职工及部分群众代表征求意见2300余人次,包括开发区在内的全区7个街道中已有4个向区纪委提交了整改工作报告。(钟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