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充分发挥村监会作用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近年来,青铜峡市针对农村基层组织监督乏力,信访量较大,广大群众对村干部意见较多的实际,采取三项措施,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有力的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基层监管体系。结合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在全区农村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青铜峡市把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作为加强村级监管组织的有力抓手,在全市82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一是依法选举,确保群众认可。村民监督委员会作为村级自治组织,依法组建、群众认可是基础。经过认真调研,结合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群众民主意识强,村级监督事项多的实际,确定各村监会成员由5人组成,其中主任1名,委员4名。在村监会成员的任职条件上,我们严格执行村监会成员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不能交叉任职,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不能担任,与村集体经济有利益关系的不能担任,村级纪检委员、党风廉政监督员优先,群众威信高的村民代表、卸任村干部和退伍军人优先。同时,要求村监会成员必须从不同的村民小组产生。结合2010年底全市村“两委”班子换届,全市82个行政村的410名村监会成员经过村民代表选举,走上了监督工作岗位,实现了村监会在全市的全覆盖。村监会建立后,按照“办公有场所、工作有制度、运行有程序、审核有记载、监督有实效”的标准,全市各村为村监会协调解决了办公场所,统一制作了村监会牌匾,并为村监会成员刻制了“五牙子”监管印章等。二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村监会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了村监会服从镇纪委和村级党组织双重领导,镇纪委具体工作指导,接受村民代表评议的工作机制。市纪委将村监会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了对各镇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考评。全市各镇纪委也切实加强对村监会成员的教育培训,经常深入各村监会指导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各村监会成员每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村民代表的评议。村监会的建立,延伸了监督触角,完善了市、镇、村三级监督体系,成为青铜峡市村级监督的主要力量。
建立监督工作机制,确保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村监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能否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是关键。为此,青铜峡市建立了三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确保“会监督”。针对全市村监会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工作业务不熟的实际,一手抓培训,一手抓规范。将村监会成员培训纳入全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全市统一举办一次村监会成员培训班,重点围绕村监会与“村两委”的关系、村监会的工作职责、村监会监督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如何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各镇纪委每季度定期对村监会成员进行一次培训,培训面达到100%。村监会成员每月坚持集中学习例会一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通过教育培训,村监会成员逐步掌握了参与监督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履职能力,促进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建立监督制度,确保“能监督”。市纪委印发了《关于有效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的通知》,制定了村监会工作职责、工作权限、监督制度、工作纪律、“五牙子”章管理办法等11项制度规定。明确村监会履行参与村务决策、审核村集体财务收支、评议村“两委”成员、反映村民意见建议、接受教育培训等职责,协作配合村“两委”发展生产、调解矛盾纠纷、开展廉政建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工作。全市统一印制了村监会工作记录本、征求意见卡、监督事项登记表、村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登记表、会议记录本等簿册。确保了村监会履职有依据,监督有记载。三是建立考核激励制度,确保“敢监督”。市镇两级纪委赋予了村监会工作质询权、决策纠正权、财务审核权、问题反映权、协助调查权等“五项监督权力”。市纪委结合工作调研、工作考核、督促检查,经常深入全市各镇、村了解村监会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给予工作上的大力支持。每年组织开展对村监会成员履行职责、配合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评,并把考核考评结果与和村民代表评议情况作为人员调整、兑现误工补贴的依据。今年,青铜峡市将村监会成员的误工补贴列入了市财政预算,按照村监会主任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成员每年1560元(每月130元)的标准发放,充分调动了全市村监会成员履职尽责的工作积极性。
规范监督程序,切实增强监督效果。青铜峡市始终坚持在工作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一是规范监督程序。村监会成员列席村“两委”会议,共同研究制定村集体资产处置、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并提请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在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实行“一事一议”,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两委”会议形成决议,村监会审查盖章后公示,村民无异议后组织实施,确保了村监会开展工作有位、有为。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始终把村“两委”班子重大决策和村集体财务收支管理作为村监会监督的重点,及时列席村“两委”会议,参加“民主议政日”,“阳光低保”民主评议等活动,定期审核村级财务收支,监督村集体重大决策公开公示。村监会建立以来,主动参与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补偿、低保民主评议等重大村级活动11类179项;监督“一事一议”项目95个,脱粒机、拖拉机、旧村部等村集体资产处置25项;审核各类资金2000万多元,拒付不合理开支1万余元。二是创新监督方式。市、镇、村三级把解决村监会的意见建议,作为提高村监会成员工作积极性,有效推动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村监会通过反映群众诉求,向镇村提出意见建议,协助镇村开展工作等方式,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使监督关口前移,促使监督行为更加有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邵岗镇沙湖村建设葡萄交易市场,解决群众交易葡萄无场地问题;叶盛镇成立小云劳务服务公司,解决群众剩余劳动力增收难的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
经过近3年的运行,青铜峡市村监会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全面宣传强农惠民富民政策,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监督,及时审核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极反映群众合理诉求,严格监督村干部廉洁履职,成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推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的“联络员”,在村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设了一座“连心桥”有效推进了我市基层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