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玉屏县加强干部警示教育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我作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犯这样的错误,真对不起国家对我多年的培养、家人对我的期望、更辜负人民的重托,我认罪伏法,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警钟长鸣!”这是来自原县教育局副局长杨某某在庭审现场的忏悔感言。
在杨某某腐败案件庭审上,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组织乡镇、县直各部门党员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近200人在县人民法院旁听庭审。 此次“零距离”旁听庭审,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件“很沉重”的事。不仅让领导干部了解了腐败案件的法庭庭审程序,也为领导干部上了一场生动的廉政教育课,近距离感受了法律的威严,进一步增强了知法守法意识。同 时也告诫大家,“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时刻不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自由账;要慎重交友,节制私欲,不要攀比生活,见异思迁;要牢固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常怀敬业之心、敬人之心、敬规之心,学习思考之心,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自身 修养,在履职中廉洁自律,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在勤政廉政上下功夫,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2011年以来,该县努力构建反腐倡廉工作“三道防线”,强化措施,“三注重、三确保”加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注重制度建设,确保警示教育常抓不懈。按照省委关于加强教导管防、构建预防腐败思想道德防线的要求,制定了领导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长效机制,每月定期组织开展1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分批次组织县、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重要岗位负责人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同时,分批组织领导干部配偶到基地开展“家庭助廉”活动接受教育,让领导干部家属成为反腐倡廉的“廉内助”。2011年来,主动向纪委上缴礼金的干部为3人,礼品礼金折合人民币4.5万元,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600余次,受教育干部15000余人,其中科级干部8000余人,县处级干部240余人。
注重创新载体,确保警示教育深入人心。创新警示教育载体,除组织人员到凯里监、铜仁狱参观服刑人员生活、学习和劳动场所和听取服刑人员特别是职务犯罪者 的现身教训说法外,还通过丰富警示教育载体、改进警示教育方式等加强警示教育,如重视利用查办发生在党员干部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开展庭审旁听警示教 育、不断强化教育的震撼力;组织领导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蜕变的权力》、《自酿的苦酒》、《玩火者必自焚》、《算 一算七笔帐常思贪欲之害》,开展警示教育培训、上廉政党课、新任科级领导任前廉政考试、写亲情寄语、学习党章廉洁奉公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从身 边人身边事中接受教育;编印《廉政文化教育宣传手册》供全县党员干部学习,使警示教育深入人心,促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成为一个 “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既干事又干净,既干成事又不出事的好干部。2011年来,开展警示教育培训300余场;上廉政党课9场;对新任400余名科级领导任前廉政考试。
注重拓展阵地,增强警示教育的吸引力。依托县法院打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平台,基地内警示内容丰富翔实,有 全国典型案例和本地案例,运用正反两面典型警示教育平台的打造,为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借助媒体传播廉洁,有效运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开设 反腐倡廉专栏、专页,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传播反腐倡廉正能量;创作廉政文艺作品,实现廉政教育从文件向文化转变;组织廉政文艺演出,实现廉政教育从会场向 广场转变;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增强了廉政教育的感染力。2011年以来,开展廉政文艺汇演8场,13000余人观看廉政文艺汇演;编排廉政快板《反贪局长》、三句半《讲廉政》等廉政精品节目10个,切实做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活动的开展,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对纪委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成效非常满意。(玉屏县纪委 刘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