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着力打造 勤廉为民“五条热线”
近年来,青铜峡市以打造勤廉为民“五条热线”为抓手,在“勤”字上抓服务,在“廉”字上抓监督,真正让干部勤廉,百姓满意,为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线”,确保崇廉尚洁。
注重教育“学廉”。通过开展任前集体廉政谈话、签订廉政承诺书、举办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廉政提醒谈心谈话,进行廉政知识测试、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教育。去年以来,共举办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和镇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培训班12场次,开展任前集体廉政谈话3场次50余人,镇村领导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160余份,参加廉政知识测试210余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分期培训181场次,保证了《规定》入脑入心,确保农村基层干部受到教育。阵地建设“宣廉”。建设“十大主题文化广场”,在各村建立政策超市、廉政图书室,利用宣传栏、橱窗展板、制作廉政公益公告、廉政漫画墙,并在各镇主要街道、村级活动场所悬挂、刷写廉政标语,张贴《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挂图,广泛宣传,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廉政文化“传廉”。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征集廉政文艺作品、自编自演廉政文艺节目、编发手机短信、制作廉政公益广告和廉政漫画墙、建设廉政文化长廊、举办农村廉政文化节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全市共打造廉政文化示范点21个,建设廉政文化长廊14个,设立廉政文化宣传牌100个,设立道德模范宣传栏255个,建设廉政文化墙20875平方米。
“政策线”,确保政令畅通。
为及时将国家对农村的强农惠农政策信息传递给百姓群众,采取了农村“大喇叭”说政策,利用村里安装的“大喇叭”,每天早中晚为群众播放党的方针政策;政策超市里摆政策,在各村(社区)设有政策超市,摆放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读本,方便群众学习了解;政策宣传墙画政策,各村利用改造新庄点和新村部围墙,绘制图文并茂的政策宣传墙,使老百姓了解政策既直观又明了;宣讲组面对面讲政策。成立市镇“政策直通车”宣讲组,深入各村组面对面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送到群众手中,提高群众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多部门联合查政策。纪检监察机关会同财政、审计和涉农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分解测算、公示、发放等重要环节实施全程监督,确保了强农惠农政策资金的落实。
“监督线”,确保干部清廉。
加强村监会建设。坚持村级财务审批“五牙子章”管理法,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进行监督,形成了“村官”用钱村监会批、“村官”决策村监会审、“村官”勤廉村监会评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行“民情沟通日”制度。将每月10号定为民情沟通活动日,针对镇(街道)村(居)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群众反映村(居)务、财务和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政府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及时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实行“阳光评议低保”制度。通过个人自述、民主评议、集中票决、公开公示的程序,经过“三级审核、四榜公示”,对全市低保信息实行阳光、透明的动态管理,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去年以来,经过民主评议低保共核定低保对象2524户,复核退出低保户1526户。开展“三直评”活动。按照“示、访、述、询、评、诺、改”的程序,在各镇、街道全面开展群众直评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村(居)“两委”班子的“三直评”活动,全市评议镇领导班子成员71名,评议基层站所177个、社区16个,群众测评满意率达95%以上。
“惩治线”,确保风清气正。
强化信访工作。健全完善市、镇(街道)、村三级信访网络,积极推行基层信访“一站式”服务,在各镇成立了由纪(工)委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民政办等基层业务站所为成员的综治信访中心,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诉求,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有案必查。建立信件办理“四会三审”制度,通过召开初核分析会、案情讨论会、结案汇报会、结果反馈会,对初核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及时组织相关办案人员集中分析会诊,力求使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严肃查处案件。严肃查处农村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的案件。通过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进行通报,发挥治本作用,今年以来,农村信访举报较上年同期下降50%。
“服务线”,确保群众满意。
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围绕实现服务站所“零空缺”、服务群众“零距离”、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质量“零投诉”、服务事项“零积压”的“五零”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镇民生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室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纳入服务中心,统一构筑一个服务群众平台。开通“勤廉为民热线”。统一印发“勤廉为民”服务手册10000多册,公布镇领导、镇村干部以及涉及民生的国土资源、民政、计生、供电、水利等职能站所的工作职责和联系电话,在醒目地段、主要路口喷制“勤廉为民服务热线”电话,建立服务热线公开栏,方便群众办事。实行预约服务。公布镇、村工作人员的手机、办公室电话,方便群众预约办事,避免了群众跑冤枉路。先后受理群众来电1350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举报160件,办理了160件,办结了150件,正在核实的6件,做到了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开展咨询帮扶服务。通过在各村建立“便民服务室”和“政策超市”,及时满足群众对粮食、农机、化肥等各种补贴、强农惠农优惠政策、办事程序等查询、咨询服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加强与科技服务“110”、科技特派员的联系,通过“110”服务热线,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农、林、牧等科技方面的难题,协调相关部门,筹措资金,帮助解决群众排灌难、行路难等生产生活难题。(青铜峡市纪委 马国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