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永福龙江五抓五提升强化基层党建
近年来,龙江乡党委紧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阵地建设、党员培训、产业发展、民主决策、廉洁教育”等工作,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互为一体。
阵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一是规范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公开栏、宣传栏,有民事代办点、党群议事中心、救助中心、党群活动场所;二是规范制度建设。梳理完善村“两委”工作职责,明确权限,人员分工,各司其职,避免“打架”,形成制度并上墙;三是规范日常管理。包括“三会一课”、值班、请销假、上下班、首问告知等制度;规范十簿一卷用途、村级财务乡级代管、理财小组作用发挥、“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四是规范乡包村工作队、新农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后盾单位作用发挥。以“三会一课”为载体,要求包村工作队、新农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后盾单位等人员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探讨解决各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
教育培养,提升党员素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加大党员教育培养。一是在培训方式上,坚持把党校作为农村党员大培训的主阵地进行集中培训和专题培训,开展了农家课堂培训、示范基地培训、科技人员培训、技能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远教小屋培训等多形式的培训活动;二是在培训内容上,适时开设了“理论讲堂”和“技能讲堂”,重点培训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农村社会管理、党章党史培训,罗汉果、佛手种植,柑橘种植、水产养殖、竹鼠养殖等多门培训课;三是在培训规模上,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培训,突出针对性。针对参与培训对象人数的多寡、培训内容的需要、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及培训经费的多少适时调整培训规模,确保培训经费“好钢用在刀刃上”。
产业发展,提升品牌效应。重点打造好三大品牌特色品牌。一是重点打造“生态环保”这一品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深入开展“美丽龙 江·清洁乡村”活动;成立由乡纪委、派出所、林业站、民政办等多部门组成的打击木材“走黑”联合执法组,严禁乱砍滥伐,保护森林氧吧;组建护渔协会,严厉 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保护西河水质;二是重点打造“罗汉果”这一品牌。改造升级传统罗汉果支柱产业,积极扩种绿色无公害罗汉果,加快新型罗汉果烘烤房建设,提高罗汉果附加值,增加种植户收入;三是重点打造“林下经济”这一品牌。壮大林下生态土鸡养殖规模,全力打造丹江村盘家屯生态土鸡养殖基地;扩大林下草珊瑚种植面积,积极推广林下套种经济作物;引导群众进行山蛙养殖、网箱养鱼,确保形成远近闻名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民主议事,提升村屯和谐。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民主作用发挥的多种形式,调动党员参与村屯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一是积极推行“五要六不”民主议事规则。针对危房改造、厕所改建、低保发放、“一事一议”项目等指标发放及社会维稳、矛盾调处等问题,运用“五要六不”(即:参会人数要合法、发言之前要举手、正反双方要轮流、领导发言要末位、表决通过要过半、不准跑题、不准超时、不准打断、不准攻击、不准偏袒、不准争论)议事规则解决问题;二是深入开展“行动学习法”。针对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事项,有关政策落实,产业引进、工程上马等乡(镇)中心工作,通过“行动学习法”“不打断、不质疑、不批评”进行平等协商、民主讨论;三是全面开展党员“微故事”展评。在坚持民主推荐评比,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党员“微故事”展评。通过展评让一批优秀党员的“闪光言行”、好人好事得以发扬光大,从而激励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积极开展新农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工作现场评议。组织村“两委”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等党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贫困村第一书记开展实绩评议,通过评议把“裁判权”交给党员群众,让其充分意识到主人公的地位。
廉洁教育,提升党员形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精神。一是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在各村委大楼的走廊、楼梯间、办公室等醒目处张贴或悬挂廉政书画和格言警句,打造廉政宣传栏上,布置了廉政文化墙,让广大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敲响“警示钟”,做好“保健操”;二是以远教站点为平台,组织党员、村干观看《忠诚》、《雨中的树》等以拒腐反腐为题材的教育影片,让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廉洁操守,做到公道正派;三是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学习培训力度,务使其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四是深入开展惠民政策阳光纠风行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确保上级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永福龙江 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