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钟楼区机关效能建设出“四招”
为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江苏常州市钟楼区出“四招”开展“阳光效能”建设,将自己的行政行为置于社会全方位的监督之下,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牢固的基础。
在“围绕中心”上狠下功夫。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为此,区里广泛征求企业对行政服务的需求、建议和意见,完善挂钩联系、定期走访和跟踪服务等制度,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所需,向企业送政策、送知识、送信息,同时积极搭建平台,为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对于企业普遍反映的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三难”问题,想方设法、出谋划策去解决,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区行政服务中心将政务服务不断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完善了“一窗受理、内部运作、上下联动、全程服务”的办理模式;建立健全工业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制度,推进并联审批、联合勘查、联合竣工验收等,提升服务效率。加强对涉企收费减免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涉企收费的查处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切实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充分用好用足用活涉企 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增效。
在“惠民利民”上狠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满意”是作风效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里把为基层、企业、群众办事好不好、快不快作为衡量效能建设一项硬指标。全面认真梳理职权事项,强化实时运行管理,所有权力事项都经政府“三合一”平台网上系统运行,坚决杜绝网下运行、信息录入不规范、事项办理超期及事后补录等现象;认真编制公开目录,规范公开内容,通过政府网站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信息、政务服务目录及办事指南等;严格实施行政服务中心星级窗口和星级街(村居)便民服务中心评比机制,全方位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强化全流程电子监察,推动优质高效办理诉求件。通过联办“政风行风热线”,进一步畅通作风效能投诉渠道,参与部门积极配合、各尽其责,确保责任落实、问题解决。
在“监督检查”上狠下功夫。有责任不追究,等于没有责任;有目标不考核,等于没有考核。区里把监督检查贯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全过程,加大督查力度,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不定期地采取明查暗访、抽样调查、网上调查、分片座谈等方法,做好专项督查、过错追究、限时整改等各项工作。依托12349平台、远程监控系统、钟楼清风网、村居廉线四个网络平台,推行“数字效能”运行模式,建立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三管齐下”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健全网络投诉、来访接待处理机制,对于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持续抓好“服务企业双十佳”以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坚持把群众评议作为动力,让基层群众来评价政府部门效能,给政府部门打分,努力在群众“最盼”上赢得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到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进作风。
在“尚廉正风”上狠下功夫。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坚决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注重防微杜渐,坚决抵制各种违法、违规乱收费和“吃拿卡要”等行为,以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大力弘扬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转型发展的伟大实践。严肃整治“四风”问题,带头边查边改、即知即改,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钟纪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