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县:注重“四性”教育 筑牢拒腐防线
近年来,思南县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作用,注重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特别注重对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对全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和党群系统的106名党政主要领导作了专题警示教育报告,进行了集体廉洁从政承诺和签订了“廉洁从政承诺书”,并组织了3期干部职工400余人旁听了职务犯罪庭审、自制了400余张警示教育光碟、编印了8000余册警示教育读本、发送了4800余条廉政短信、印发了10期典型案例通报等,全县干部职工受到了深刻的警示教育,县纪委设立的廉政账户,累计收到缴存金额11.13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应。其主要做法是,注重“四性”教育,筑牢拒腐防线。
分层施教,注重教育对象层次性
一是组织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县法院警示教育基地集中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3次,600多人次听取了市委领导讲课;二是各纪工委组织所联系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重要岗位负责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5场次,2000多人次参加学习;三是县妇联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开展了“夫妻共上廉政课”活动3次,200多户家庭400余人参加;四是各乡(镇)党委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和村(社区)“两委”干部、组干部开展警示教育80场次,5000余人参加学习。
贴近实际,突出教育内容针对性
一是精心选材。挑选近年来的典型违纪案例,编印《廉政警示教育读本》8000余册,下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向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4800余条,预防领导干部“节日病”。挑选《守住第一次》、《蚁贪之祸》等一批警示教育片,刻录400余张光碟,分批次组织各单位党员干部观看。同时,各单位先后创办廉政文化宣传栏68个,县医院还投入15万元建立了廉政文化长廊。二是剖析根源。坚持“一案三教育”,每一个案件查办结束后,既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又对所属单位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同时还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对近年来查处的违纪案件中挑选了5个典型案例,坚持从发案原因和应吸取的教训入手,认真撰写、编印案件分析报告,使受教育对象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深化,引导受教育对象进行深入思考,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越“防火墙”。三是注重结合。将警示教育同党纪条规 教育相结合,使党员干部从腐败行为酿成的苦果中感悟党纪国法的严肃性,自觉做到珍惜工作岗位、珍惜家庭幸福,不越雷池半步。将警示教育同岗位风险教育相结合,组织全县各级各单位党员干部清理岗位事权900多项,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1800多个,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将警示教育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相结合,认真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共性, 发挥警示作用,以对人产生强烈的心理感悟,对遏制职务犯罪产生积极的作用。
搭建平台,增强教育形式多样性
一是建立网络平台。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和县纪检监察网站,设立了政务动态、党风廉政、效能建设、宣教研究等九大教育窗口。2013年以来,发表各类反腐倡廉宣传稿件,共计县级媒体160余篇、市级以上媒体220余篇。二是建立基地平台。投入35万元改进警示教育基地,并制定《思南县警示教育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先后组织3500余名党员干部到县法院参观并进行培训,同时,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县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三是建立活动平台。结合廉政文化“七进”活动,积极构建警示教育活动平台,先后开展了廉政格言警句楹联征集、警示教育图片展、以案示纪等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
注重实效,增强教育效果感染性
注重警示教育的实效性,结合党员干部受教育实际情况常变常新,我们做到“四力”:一是吸引力。采取正反两方面内容兼用,引人入胜。如全县38家卫生医疗机构自编自演了44个廉政文艺节目参加汇演,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从中接受廉政教育更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说服力。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先后3次组织党员干部到县法院旁听庭审,使其感受到是非悬于一念,教训就在身边;三是震撼力。组织党员干部到看守所零距离感受囚牢生活,促使受教育者心灵震撼和思想警醒;四是感染力。使接受过警示教育的党员干部能够在工作生活中自觉防微杜渐,同时影响和感染周围群众,净化社会风气。(思南县纪委 杨再武 杨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