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玉屏: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出击”
今年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管理、驻村包户、干群连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把人民需求和幸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切实做到“真心为民、真诚便民、真正惠民”,有效推进干部驻村工作,“民心党建”赢得“民心”,“细胞工程”链接“民心”。
积极探索教育实践活动“新路子”。该县以“干群连心室”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细胞工程”为载体,通过抓管理、强规范、重结合,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积极探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路子”。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开展“创新管理、驻村包户、干群连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新举措”,紧抓日常管理,强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强有力后勤保障,促进了干部下得去、蹲得住,积极开展驻村包户、走访群众、收集民情民意。全县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真诚解决群众困难,赢得了群众好评。据悉,该县在69村(居)设立“干群连心室”,并为每个“干群连心室”划拨了1万元的驻村工作经费,配备了办公及生活用品,解决了驻村干部生活补贴46万余元,人身意外保险8.5万余元;选派300余名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基层锻炼时间短的干部进驻各“干群连心室”,共计走访群众6万余人次,解决热点难点问1251件,办实事好事1683件。
充分发挥新提拔干部“新优势”。该县全体干部一心一意投身党的群众路上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新提任干部不紧工作能力强、适应能力强,而且思想素质高、工作积极性高。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赢得“民心”,该县出台了《新提任科级及试用期领导干部转正实行驻村工作延伸考察的规定》,科级及试用期领导干部转正考察延伸到村支两委及群众,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充分发挥新提拔干部“新优势”。同时,建立了《驻村干部学习培训考试制度》,促进认真进行“学、思、查、改”,增长才干,提升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全县新提拔干部深入基层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看事情、想问题,换来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赢得了群众一支好评。据悉,截至目前180名科级干部也得到了群众的满意评价,按期转正。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形成“新合力”。为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整合人力、物力资源,该县积极开展100名政法干警进驻“干群连心室”和100名纪检监察干部巡访“干群连心室”活动,充分发挥政法干警和纪检监察部门自身优势,着力推进干部驻村、创新社会管理的“细胞工程”工作,形成强大“新合力”。实现了政法干警进驻“干警连心室”全覆盖,纪检监察干部巡访“干群连心室”全铺开。政法干警充分利用专业知识,认真进村入户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倾听群众呼声,逐渐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指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纪检监察干部采取划片包干、明查暗访、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实地到各村“干群连心室”查看驻村干部到岗到位、交心谈心记录、民情日志、驻村工作台账,全面了解驻村开展工作、“细胞工程”走访、执行驻村工作“八不准”、驻村干部吃住等情况,有效督促了干部真蹲实驻、后勤保障落实等问题,促进驻村干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截止目前,全县90余家部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69个“干群连心室”接访群众8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472起。据县信访局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群众到县上访率下降了40.8%,无一起到省赴京上访事件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
努力营造舆论宣传“新氛围”。为加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努力营造舆论“新氛围”。该县结合铜仁市委宣传部开展了“100名记者进驻‘干群连心室’”活动,派驻了6名记者进驻“干群连心室”。同时还建立了党建工作网宣员队伍,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网络宣传力度,积极服务群众,凝聚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加大了干部驻村工作、民心党建、细胞工程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党在群众中影响力。据悉,该县在《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纪检监察报》、《贵州日报》、《共产党员网》、《人民网》等市级以上报刊、网站发表文章500余篇,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聚发展正能量增强了力量。(中共玉屏县委组织部 吴必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