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玉屏:“五化”机制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这就为我们抓好党员教育工作明确了重点和方向。玉屏自治县在党的十八精神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和应对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牢牢把握教育主导权,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员教育科学化水平。
内容“个性化”。紧紧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党员工作实际需求,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根据“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进行分层次教育,增强培训的实效性。通过开办“周末读书班”和“周末经济大讲堂”、远程教育等,有针对性地为党员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涉及政务礼仪、安全生产、行政能力、反腐倡廉以及上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等,让广大党员及时吸收最前沿、最先进、最实用的知识信息,满足个性化需求。截止目前,该县举办各种类培训班50多期,接受培训党员达15000余人次。
载体“多样化”。创新方式,抓好载体优化升级。该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进万家”、“万村千乡”网页、“远程教育流动服务站点”等平台,构建县、乡、村(社区)三级立体式、开放式和全方位的培训网络。同时,广泛采用新兴的媒介手段,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推进党员教育上网络、上电视、上手机工程,运用广播、微博、网上论坛、电邮、党建专题网站等现代科技手段,把理论知识转换为身边可触及可感知的事物,随时随处传播给党员。目前已编发《玉屏手机党报》52期,通过党建专题网站、微博等现代媒介发送各类党员教育信息15000余条。
阵地“品牌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党员教育手段和形式也需要不断丰富。该县着力打造了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教育阵地品牌。进一步整合规范各级基层党校、村级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阵地,扩充现有阵地教育功能。同时,利用网络、手机短信平台、电视栏目、远程教育、空中课堂等平台和新兴媒体,开辟了新的教育培训阵地。如《玉屏党建网》、《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网》,《玉屏手机党报》,12个县市级远程教育站点,远程教育进万家电视203和208频道,远程教育流动服务站,69个现化多功能的“干群连心室”等,这些都成为了该县党员教育主流阵地。
管理“规范化”。该县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把党员教育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目标考核体系,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整体推进。同时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责任,做到书记抓、抓书记,将“软指标”变为“硬指标”,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真正使党员干部“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抓的大党建格局。同时对党员严格要求和考核,建立培训学籍档案积分制度,并与其工资奖励、提拔任用、年终考核等挂钩。如一年参加培训学习不足40个学时,在本年度内不得参加各种先进评选等。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服务“制度化”。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该县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完善了党员教育相关培训管理制度和机制。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部署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创新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使党员教育长期化、常态化;建立多元投入、持续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经费、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逐年增长而有所递增,逐步建立了财政、单位和党员个人合理分担,社会资助,建立教育基金等多元经费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党员培训资金不足问题。如出台实施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度(试行)》、《玉屏侗族自治县共产党员考核评议暂行办法》、《关于对新提任科级及试用期领导干部转正实行驻村工作延伸考察的规定》等制度,使党员教育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道路。(中共玉屏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潘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