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市孝南区审计表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深得民心
今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审计局通过开展投资绩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方式,对该区近两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情况和投 资绩效实施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该区区乡两级政府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政策,强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自2005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完成工程项目51处,受益民众34万余人,覆盖面达到68.6%。始终按照“一二三四五”思路,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绩效深得民心、普惠民 生。
始终围绕“一个目标”。安全饮水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该区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关注民生、造福民众的最基础性工作,区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统筹谋划,每年均把这项工作列入政府兴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向社会民众作出公开承诺,按照“实事做实、好事做好”的原则扎实推进。同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以真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和创新实干的工作作风,努力工作,力求实效。
认真落实“两个规划”。鉴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该区按照“统筹谋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编制了《孝南区“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和《孝南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水务、财政等部门在这两个《规划》框架内,分年度制定项目建设和资金筹措计划,切实做到长期发展有远景目标、中期建设有五年规划、近期实施有年度计划,保障这项工作按计划、分步骤顺利实施,力求建成一处受益一方,努力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项目布局科学化。
牢牢把握“三个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按照“先急后缓、集中财力、形成规模”的工作思路,优先解决居民饮用劣质水问题;优先解决居民严重缺水问题;优先解决农村学校和学生饮水不安全问题。坚持防治结合、优化资源原则。采取新建水厂、管网延伸、打井供水、净化提质等建设方式,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力求投入最小、效益最大、受益面广、重在治本。同时,加强饮用水源和水源地防护,治理老污染,防止新污染。坚持规模发展、注重长效原则。采取资源节约型建设方式和布局,有条件的乡镇采取修建大型水厂集中供水;不具备条件的地方采取打深水井分散供水;离城区较近的乡镇,采取利用已有的自来水厂管网延伸供水等途径,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运用“四种筹资方式”。始终按照“政府推动、政策带动、社会联动”的建设模式,“四资并举”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每年向中央、省申报项目争取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区乡两级财政坚持从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饮水工程建设。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村组,安排集体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经济实力不好的村组,通过整合资产或资源支持项目建设。通过宣传发动,号召受益居民和项目所在地外出经商人员自愿捐款捐物,为项目建设出资出力。同时鼓励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或个人投资建设水厂和供水设施,并引入市场机制参与经营和管理。
严格落实“五项措施”。首先是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区“一盘棋”的思路,由区政府统一领导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统一规划设计,项目建设集中管理,确保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设高效。其次是提供技术支持。水务部门坚持在水源监测、工程建设、项目运行和后期管理上提供技术帮助和全程监督。再次是落实建设“五制”。全部建设项目均实行了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施工合同制、廉政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效果。第四是资金封闭运行。由财政部门集中管理筹措的建设资金,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项核算,保障资金安全。第五是创新后续管理。对已投入使用的项目分别采取集中管理、“公建民营”、“用水协会”管理、村委会管理、委托企业管理等模式,强化后续管理责任,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长效。(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纪委宣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