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麻江: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解决三个问题 推进基层党风廉政
今年以来,贵州省麻江县积极探索,通过在乡镇设廉政工作组、在村派驻廉政工作站、村村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形式,整合监管力量,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三级工作平台,实行县纪委派驻纪工委联乡、纪工委委员和乡镇纪委联村、廉政工作站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联合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构筑县、乡、村三级上下联动、点对点互动的立体监管体系,有效解决三个问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深入推进。
廉政工作组解决监督难和弱的问题
“现在在我们乡镇设立‘县纪委监察局驻乡镇廉政工作组’了,随时都在对我们的工作情况以及作风进行监督,希望我们镇的全体干部职工更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同时,我们班子成员更要遵守相关规定,主动接受监督,…………”,9月23日,谷硐镇党委书记甘泽波在周一例会上强调要求。
为解决乡镇纪委“兼而不专”和对党委政府同级监督难、对基层站所同体监督力度弱的问题,该县整合县纪委监察局派驻纪工委(监察分局)与乡镇纪委资源,在乡镇设立“县纪委监察局驻××乡镇廉政工作组”,由纪工委书记任组长,纪工委副书记和乡镇纪委书记任副组长,代表县纪委监察局监督检查乡镇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重点检查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三重一大”情况;监督检查乡镇基层站所落实民生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检查各项惠民补贴资金发放到位情况;监督检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情况,重点检查《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执行情况;受理对乡镇工作人员的信访举报投诉,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初核,重点协助乡镇纪委办理违纪违法案件。主要任务是:每月至少听取乡镇1次汇报,暗访1次作风,督查1项工作,抽查1项资金,列席参加1次会议。
廉政工作站解决民生监管力量不足问题
在乡镇设立廉政工作组的基础上,在各村设立“县纪委监察局驻××村廉政工作站”,县纪委派驻纪工委委员任站长,副站长为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或纪委委员担任,成员由所在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两代表一委员”、县下派驻村干部组成。形成县级监督力量直接渗透到村级,直接在最底层接待群众问题反映,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工作机制。工作站负责监督检查所在村民生项目资金落实情况,重点走访了解各项惠民补贴资金发放到户情况;联合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检查村级“三资”管理情况,重点检查村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情况;开展民生政策宣传、接受政策咨询,受理村民信访举报投诉,并联合村务监督委员会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处理。主要任务是:每月至少驻村开展1天工作,与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交流1次业务,检查1个民生项目,走访1个寨子,核对1项惠民补贴。
县纪委直接参与和“撑腰”解决不敢、不会监督问题
“谁为村监委‘撑腰’——县纪委驻村廉政工作站站长石江红,联系点:137655×××18”,该县谷硐镇大坪村民生公告栏上明确标注。
为实现各项民生落实的终端监督,麻江县在全县各村配齐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并聘任村监委主任为民生监督员,负责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执行情况,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情况,村级各项收支、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工程项目招标等村务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主动收集并认真受理村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主动配合廉政工作站开展工作,主动向站长汇报,主动配合参与监督事项。主要任务是:每月收集1次意见,开展1次村务监督,配合廉政工作站开展1次走访,核对1次惠民补贴,反映1次社情民意。
通过培训,全县86名监督员成了该县民生监督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中,由县纪委监察局每月将发改、财政等各渠道项目资金整理后,通过“黔讯通”手机短信平台直接将项目资金实施规模、资金额度、实施地点等发送到监督员手机,监督员根据信息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直接向县纪委派驻村廉政工作站组长、副组长反映,确保在第一时间督促问题整改和查处。如,今年8月初,根据杏山镇新兴社区监督员反映,县纪委调查后,责成民政部门及时取消了社区不符合低保条件而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顾永奎等18人的城低保,赢得了老百姓拍手称赞。
据悉,今年以来,麻江县监督农低保资金2911.6万元17552户43368人;城低保资金177.3万元894户1703人;养老保险资金2024.66万元2.6万人;民生项目29个19007.16万元;纪工委委员驻村开展联系监督工作382人次;村监委主任对248个子项目涉及4865.21万元资金开展了监督检查,反映农低保、养老保险、一事一议、水利工程、通村油路工程等问题32个,并已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整改和责任追究,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程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