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冈市500个群工站托起为民服务平台
501个群众工作站星罗棋布,点缀在武冈广大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这里已成为人民群众了解政策、解难释 疑、上访申诉、代办代理、发家致富的一个重要“窗口”。群众工作站提供的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与服务,“有事就找工作站,工作站就在我身边”已 经成为武冈人民群众的共识。
2011年3月,市里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全市21个乡镇、办事处设立了群众工作办公室,485个行政村、16个社区均建立了群众工作站。目前,“市有工作部、乡有工作办、村有工作站”的群众工作三级网络基本建成,群众工作站作为“连心桥、润滑剂、助推器、加油站”的功能开始全面显现。从市直机关单位、省邵驻武单位、乡镇办事处,抽调1500余名干部进驻群众工作站。为了进一步推进群众工作,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该市创建了群众工作短信提醒平台。每月发出3次群众工作短信提示,第一次是在群众工作日前一天,向所有市团领导和市直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发出短信,提示督促派驻人员下站工作;第二次是将每月的群众工作主题发给每位驻站人员,确保工作有重点;第三次是在工作日结束后,向乡(镇)、街道办事处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杨贤勇胡学政)群众工作办负责人发出短信,要求按时上报当月工作开展情况。健全了工作制度。全市各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制定了考勤登记、代理代办、工作调度、工作报告、民情恳谈、督察督办、考评考核、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确保了群众工作有规可 依、有章可循。同时严格督查机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委群众工作部、市信访局组成联合督查组,按照“一个单位抽查3个站,一个站走访10户以上农 户”的要求,进行定期督查。
近年以来,武冈市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以501个群众工作站为平台,创新社会管理,1500余名群众工作队员深 入基层、扎实工作,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做群众的知心人、有心人、暖心人、贴心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 果。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解决了不少难题,群众工作也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武冈市大甸乡外古村自2011年成立群众工作站来,全体工作人员多次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外古村群工站驻村干部肖成才介绍,为了确保外古村400亩稻田在今年干旱天气能够减少损失,群工站通过多方筹资12万元,对外古村金刚塘水库进行加固维修,并修建了 一条长1500米的引水灌溉渠道,有效解决了农田水利灌溉问题。为了结束外古村露天开会的历史,群工站又筹措资金7万元,为外古村修建了村会议室和图书室,外古村村貌得到明显转变。
“最主要还是帮我们搞了农家书屋,我没事就来这里看看养殖方面的书,受益蛮大。”外古村养猪户毛祖亮说,群工站驻村后,率先投入2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他养殖的80余头生猪每次得了什么病,都能够在农家书屋找到答案,每年5万元的养猪收入也变得更加稳定。
为了更好的开展群众工作,武冈市率先开通了民情热线,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电话倾听群众诉求,并及时交办责任单位迅速处理,真正做到了“方便群众”。今年4月,市民刘先生致电民情热线反映:由于修路,致使武冈市法相岩办事处洞庭村易家坪地段水圳断流,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不便,致使水渠垃圾成堆、臭水横流。民情热线接到电话后,立即交办到相关部门积极处理。今年8月底,相关部门联手筹资40万元经费,通过硬化水渠实现雨污分流,该地段也彻底改变了臭水横流的现状。
据统计,今年来,武冈市群众工作站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200余条,调处矛盾纠纷120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1300余件,筹集发放贫困慰问金200余万元。特别是在今年的抗旱救灾工作中,110个市直机关、省邵驻武单位派驻干部的59个群众工作站直接筹集抗旱资金300余万元,群众工作站在指挥抗旱、组织自救、协调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群工站成了政府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最佳平台。(武冈市纪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