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创廉洁村庄扬清风正气
今年以来,广元市昭化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实现“廉洁昭化”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廉洁村庄”创建工作,在全区选择了基础较好的旅游乡镇村、新农村示范村、“挂包帮”重点村、移民搬迁村13个村庄开展“廉洁村庄”试点工作,以干部队伍教育、民主管理、廉勤监督为重点,构建了具有昭化特色的“廉洁村庄”新模式。
一、加强领导,构建机制
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廉洁昭化”的意见》,区纪委监察局出台了《关于建设“廉洁村庄”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廉洁村庄评价细则,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把“廉洁村庄”建设纳入试点乡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成立了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为组长,区纪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洁村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由区纪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相关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全区创建“廉洁村庄”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工作。试点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区财政投入100余万元创建工作经费,为创建“廉洁村庄”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广泛宣传。充分运用《今日昭化》、区电视台、农村广播、手机和网络等载体进行宣传,区纪委印发了“廉洁村庄”创建手册600本,召开试点乡镇村培训会1次,举办“廉洁村庄”创建活动宣传栏13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扩大群众知晓面,大力营造创建氛围。
二是营造氛围。各试点村通过召开支部大会、民主生活会、干部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廉洁村庄”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廉洁村庄”试点建设对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开展试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干部群众中形成了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试点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四性”,分类推进
一是试点范围突出代表性。在旅游乡镇中选择了柏林沟镇岚黎村、大朝乡云台村、昭化镇城关村;在新农村示范乡镇中选择了元坝镇青树村、柳桥乡柳桥村、晋贤乡熨斗村、石井铺乡石井村;在移民搬迁乡镇中选择了青牛乡白牛村、虎跳镇南斗村、红岩镇坪林村、拣银岩街道办事处拣银岩村;在“挂包帮”重点乡镇中选择了卫子镇沈家阁村、紫云乡紫云村。
二是查找差距突出广泛性。对照“廉洁村庄”建设“五好”目标,采取自己查、群众帮、上级点、社会评等多种方式,从干部队伍建设、村级民主管理、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干群关系评价等方面查找差距,力求找准查实。
三是创建工作突出针对性。采取乡镇统一组织、村社干部全员参与的原则,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针对查找的差距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归类,建立廉洁差距档案,有针对性地制定试点方案,明确创建重点,落实创建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确保创建有效推进。
四是工作推进突出指导性。试点工作中我们规范了“软硬件”资料标准,实行区纪委常委分片督导联系试点乡镇,召开工作推进会2次,对试点乡镇、村开展专项督查3次,对不认真开展试点工作、工作进度缓慢、不积极查找差距、不认真整改的3个乡镇纪委书记进行了效能问责,并扣减个人廉勤分值0.2分。
四、着力创新,特色明显
在试点工作中,既坚持标准,又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不照搬照套,不搞一种模式,着力形成具有本地本部门特色的“廉洁村庄”。
一是着力阵地建设,构建清廉村庄。石井铺乡石井村投入60余万元,高标准建起了功能齐全的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医务室、计生服务室、多功能远程教育室、村民代办站,同时依托村委会院落围墙,投入0.8万元打造廉政文化长廊73米,高1.6米,内容涵盖廉政篇、养生篇、廉礼篇、政法篇、安全篇、环境篇及产业篇、漫画100余幅,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群众在观赏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教育,深受村民喜爱,有效的提高了群众创廉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二是着力廉勤监督,建设幸福村庄。柳桥乡柳桥村地处平乐景区中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投入多、资金量大,村级收入相对较多、村廉勤委全程参与项目监督,督促村“两委”每季度进行一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还干部“清白”,让老百姓“明白”。晋贤乡熨斗村是全区新农村建设集中规划示范片,项目实施中,村勤廉委主动参与村道建设、旧房拆迁、惠民补贴等重大事项监督13(件)次,提出建议16条,通过监督节约资金共45万元,充分发挥了监督作用,群众十分满意。
三是着力产业发展,建设富裕村庄。紫云乡紫云村、卫子镇沈家阁村、昭化镇城关村等试点村,通过省、市、区项目、资金、物资、技术等的支持帮扶,骨干产业日益凸显,专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村干部观念新,懂管理,会经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村民收入明显增加,紫云村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在党支部书记冯开银的带领下,使全村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涌现出了李明秀等一批收入近100万元的致富能人,该村已成为全区有名的猕猴桃主产区。沈家阁村既是全区生猪规模养殖地,也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柳桥乡柳桥村、昭化镇城关村、大朝乡云台村等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生意红火,促进了村民致富增收。
四是着力矛盾化解,建设和谐村庄。亭子口淹没区涉及我区13个乡镇57个村3500户13339人,自移民搬迁工作启动以来,青牛乡白牛村、虎跳镇南斗村、红岩镇坪林村等高度重视移民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展了村社干部“心贴心服务群众、面对面化解矛盾”活动、实行村干部挂片包户,坚持民情收集“四个一”制度,即一张民情联系卡、一本民情日记、一套民情台账、一个民情意见箱制度,深入走访知民情,常与群众拉家常、话感情、交朋友,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在搬迁、重建、生活安置等方面及时帮助解决移民的具体困难,化解合理诉求。创新建立了信访事项代理、群众诉求代言、便民服务代办的“三代理”制度。建立了“定人、定责、定时”化解纠纷的“三定”制度,形成了“全程跟踪、全程参”的“两全”调处工作机制。近两年来,虎跳镇南斗村、红岩镇坪林村受理涉农信访问题86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72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实现了平安搬迁、稳定搬迁、和谐搬迁,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今年虎跳镇南斗村、红岩镇坪林村均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通过“廉洁村庄”创建,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民主管理村务的水平明显提升,党务、村务、财务全面公开,村廉勤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明显,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村级活动阵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致富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呈现出乡风文明、邻里和谐、健康幸福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