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转作风剑指“庸懒散奢”
今年以来,昭化区深入开展“庸、懒、散、奢”专项整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有力促进了干部队伍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解决,充分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一、突出“三个重点”,找准整治切入点
突出作风转变,促进机关风气好转。结合贯彻中央、省、市有关规定,昭化区出台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七条要求》,对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工作效能、公务活动、文风会风、勤俭节约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切实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大力整治吃、拿、卡、要行为,专项整治“不花钱、不请客、不送礼就不办事”的问题,着力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通过专项整治,提出整改措施73条,纠正问题92个,12个单位“一把手”被效能约谈。全区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取得明显成效。精简会议45个,减少各类剪彩、庆典活动3次,精简文件47个,简报60种,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40%,会议经费同比下降31%。营造了“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氛围。
突出工作落实,促进干部高效履职。紧紧围绕工程建设领域、项目资金落实、重大项目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惠农政策落实等开展了一第列富有成效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对全区29个乡镇、231个村(社区)近5年来灾后重建资金、惠农资金、“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等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清理整顿和全区64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发出限期整改书23份,调查处理信访5件,42个单位、37个班子、65名领导干部,因新农村建设、平乐4A景区建设及“双创”、库区移民、圣迪乐等重点项目推进、审计财务清理等工作不力进行了效能问责,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依法履职、高效履职的主动性,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突出深入基层,摒弃干部“衙门作风”。针对少数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昭化区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问题。全区10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虎跳、红岩、青牛等亭子口水利枢纽淹没区,帮助移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按期、和谐、安全完成移民搬迁任务;2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153名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抢种抢收,解决了缺劳户、病残户、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据统计,全区干部深入基层调研3256天,联系村社231个,联系贫困户4265户,解决群众问题2718个。同时,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主题,开展了效能公开承诺活动。
二、强化“三大措施”,增强整治实效性
畅通诉求渠道,让群众投诉有门。先后开通了“96960”效能投诉电话和“不花钱、不请客、不送礼就不办事”专项治理投诉电话,“阳光政务热线”投诉咨询电话,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并将投诉电话、电子邮箱在昭化电视台滚动播出,最大限度的让群众知晓投诉方式。并从基层和服务对象中聘请了效能监督员10名,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扩大社会监督面,切实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今年,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共受理效能投诉28件,按时办结28件,办结率100%。
加强明查暗访,让监督无处不在。坚持将明查暗访作为杀手锏,制定明查暗访工作详细计划,分阶段、分系统、分重点适时对全区干部庸、懒、散、奢行为进行明查暗访,对暗访发现问题,及时严肃处理。今年,共开展集中明查暗访11次,实施专项效能监察7次,发出《效能督办通知》32份。极大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抓好作风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开展民主评议,让群众检验成效。与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相结合,认真开展“百企千村万人”评效能活动。围绕工作作风、服务质量、依法行政、廉洁履职等四个方面,按照自行评测、综合评测、整改落实、总结提高四个步骤,采取问卷评议、年终大会测评和日常不良记录扣分等方式进行测评,按百分制进行量化打分,对测评满意率低于85%的单位,取消当年度效能考评评先评优资格,班子不能被评为“好班子”,单位主要负责人当年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并扣减领导班子及成员廉勤分数,该单位列为下一年度重点测评对象。通过评测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作风问题和机关“中梗阻”问题。
三、抓好“三项建设”,确保整治长效性
强化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了城乡联动、全民共享、高效便捷的服务网络。全区29个乡镇(街道)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开通了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政务服务监督网络全覆盖,212个行政村全面建成便民服务代办点,覆盖全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面推行了“三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治调解中心、产业引导中心)运行模式。在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压缩时限上下功夫,对审批服务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区的行政审批项目由成立初期的331项减少到272项,精18%;构建了视频监察、数据监察和审批行为监察“三位一体”的电子监察模式,为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确保行政审批行为规范化、阳光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工作合力。坚持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实行“四挂钩”,即与年度单位评先选优挂钩、与年终绩效奖励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与改进单位工作挂钩。对工作不在状态、纪律松散、靠、要思想严重、得过且过、工作无起色的干部将予以调离或免职。积极营造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选人用人环境,激活干部干事创业原动力。
强化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治理“庸懒散奢”活动始终,边治边改,边改边建,对干部作风问题实行标本兼治。针对行政服务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建立了《元坝区机关效能考评办法》、《元坝区行政效能问责暂行办法》、《元坝区科级领导干部告诫暂行办法》等十多项配套制度。创新建立了元坝区科级领导班子及科级领导干部“廉勤预警指数”333评价体系。按照内部管理、上级考核、社会评价3项考评内容设置总分为10分,采取扣分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得分高低,分安全、预警、危险3个等级,对处于预警和危险等级的干部实施警示提醒、警示诫勉和警示追究3种预警措施。今年以来,对12名处于警示等级的科级领导干部分别进行了警示提醒和警示诫勉。对因工作作风漂浮、办事推诿、重点工作落实不力的27个单位、47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廉勤扣分,达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昭化区纪委 王尔玺 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