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加强环境执法监察助推“清洁乡村”活动掠影
清溪映衬蓝天,水流潺潺;稻花染香清风,沁人心脾。
笔者跟随平南县环境执法监察小组,来到平南县同和镇利道村,感受到这里的风光格外清新自然。
可你曾知,原来这个村造纸厂里的机器声整天闹个不停,沤竹池的污水臭气冲天,废弃物到处堆积,附近的群众苦不堪言。
“这变化来之不易啊!”平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雷尚忠感慨地说,“为全力助推‘清洁乡村’活动,我县纪委、监察局大力加强环境安全执法整治,督促相关部门关停了县内31家小纸厂等非法生产企业,彻底清除污染源,还乡村一个靓丽容颜。”
领导挂帅群情高
走进利道村,远远的一位大爷就向我们招手,并嬉笑般说:“刘妹又来咯!”这位大爷话音刚落,村里就涌出几位群众并笑向我们打招呼。
这位大爷嬉笑的“刘妹”即是平南县监察局的一位“80后”女副局长。
怎么这么熟?带着疑问,笔者上前问好了这位大爷。
“呵呵,你不知道,刘妹经常到我们这里来的,还带队来整治了村里的造纸厂并彻底拆除清理,我们村才有整洁干净的环境。”大爷笑呵呵地回答。
今年3月以来,平南县把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作为以贯彻“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抓,出台了《平南县环境风险安全隐患大排查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的环境安全执法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设立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搭建“清洁乡村”活动组织架构,补充增强领导小组人员,配好配优办公用品,提高工作效能;县纪委监察领导亲自带领检查组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和明察暗访,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并加强对环境安全执法整治力度,责令关闭停产小纸厂等污染严重企业,彻底消除污染源,还家园一个靓丽容颜。
同和镇利道村的造纸厂是个非法生产企业,其噪音、空气、污水等污染严重,附近村民反映强烈。
接到群众举报后,平南县纪委、监察局领导迅速组织带领检查组深入实地检查,多次走访群众,跟进整治落实,督促关停清理,还群众一个清洁靓丽家园。
“刘妹”就是负责检查整治该村的小组长,在其多次深入走访交流中,与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因此,才有刚才那位大爷对她亲切的“嬉称”。
如今,利道村造纸厂那臭气冲天的沤竹池已经填埋,机器已经拆搬,堆积的废弃物彻底清理,旧厂房也正在拆除。村民们也在“刘妹”的号召下,积极地参加清理被污水废弃物污染的400多米绕村河道,清扫村庄垃圾,村容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无不津津乐道:“是党和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好事!”
措施得力齐心干
走出利道村,检查组又驱车来到官成镇官东村。刚一进村,就看见一群人正在埋头苦干地清理村边的一堆陈年垃圾。
笔者上前一看,发现队伍里面既有县直单位的领导,也有乡镇政府干部,亦有村里的群众。
党员、干部、群众如此齐心协力的场面,让人顿感那种鱼水之情是那么的真切,那么的深厚。
“能构建如此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全靠得力的措施!”正在参与清扫的一名县直机关干部潘钊坦言。
为推进“清洁工程”取得成效,平南县纪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环境执法检查。一是督促措施落实,确保人员、经费到位。今年以来,平南县成立了21个大队288个中队5800多个小分队,出动车辆21000多车次,组织1.16万多名干部职工进村入屯,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建设15个垃圾中转站,新购置3800个垃圾箱、垃圾桶和120辆垃圾运输车,分配至各乡镇、各村屯。每个村、屯还至少配备1—2名保洁监督员,加强对清洁活动开展的督促。
多方协调,部门联动配合。积极协调县监察、环保、市政、安监、工信、工商等部门,组织县“美丽办”督查组、县直单位督查员、乡镇督查组及村级督查员,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联合整治大行动11次,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整治各类违规违法行为1500多起。
问责严厉促落实
“喂,是县纪委监察局的吗?我们这里的造纸厂又开始生产了……”
县环境安全执法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了群众举报电话:原来前几天责令关闭停产的马练乡三江口造纸厂现在又开工了。
一名工作人员余百辉向笔者介绍:有的企业以为检查只是一阵风,没有真正落实关闭停产的建议,甚至玩起“游击战”,检查组来时则“关门闭户”,走后就“重操旧业”,让人防不胜防!
“务必要严加整治!”获悉情况后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雷尚忠即下严令,并约谈了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责成迅速整改落实。
为保障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县纪委监察加大监督问责力度,推进“清洁乡村”工程取得预期实效。一是严肃工作纪律,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书和制定村规民约等,强化纪律约束。二是全力跟进监督整改落实。构建“县——乡(镇)——村(屯)——户”四级督查体系,采取定期与突击、明查与暗访、自查与互查的方式全面开展监督检查。三是采取严厉问责措施,实施一次督促整改、二次通报批评、三次严格问责的“一二三”问责措施。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一律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一律追究责任,对严重失职的领导干部一律从严处理;对拒不整改的企业一律强制关停。
截至目前,该县共发出8期督查通报,发出整改通知书12500多份,共提出60多个意见建议;共整改11000多处问题。对乡镇和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6人次,通报批评2起,立案查处1件,免职处理干部2人;依法强制拆除取缔非法生产企业31家,有效推进了环境执法监察工作的落实。
成效扎实氛围浓
“清洁活动开展好,肮脏景象一扫光;天蓝水绿地整洁,乡村面貌换新装;赶快行动争先进,齐心共建好家园”——山歌随着本土的弦筝乐器伴奏声欢唱起来。
月朗风清的夜晚,寻着歌声,笔者来到平南县大新镇大黎村。只见人们围坐在一个大舞台前的一排排椅子上,灯火通明的舞台上正在进行着文艺节目表演。原来这里正举办文艺晚会。
为营造浓厚的清洁氛围,平南县积极探索有效方式和途径,创新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深入挖掘具有平南本土特色的“牛歌戏”的作用,利用山歌、“七彩龚州”文艺大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共举行500多场次以山歌对唱、牛歌戏、电影下乡为载体的民间艺术宣传活动,入心入脑地向群众宣传,形成上下互动、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大新镇的一名干部曾战基向笔者介绍,大黎村有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团,经常开展文艺表演,吸引广大群众前来观看;有时县里还以文艺下乡、电影下乡等形式,进行各种宣传活动。而本场晚会主要是由参加社会实践而来这里帮扶挂点农村的广西民族大学的20多名学生组织表演的,也有几个本村文艺团参演的节目。
大黎村的一名村干部粟汝坤则说,经常举办文艺晚会,既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利于向群众宣传各种政策,效果非常好!特别是通过文艺宣传,广大群众在快乐和谐、喜闻乐见的氛围中深刻领会“清洁乡村”精神,并积极参与到清洁活动中来。
目前,全县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县财政投入、社会募集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共2500多万元,组织参与清洁活动15万多人次,清理垃圾7.2万多吨;收到群众对清洁活动开展不力、环境安全整治整改措施不落实的投诉举报共60多件次。
“靓姿”绽放民心乐
大鹏镇是平南县境内有名的自然风景区,靓丽的鹏山风光闻名遐迩,激情的北帝山漂流令众多游客慕名而至。
平南县将“清洁乡村”工程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边大力搞好清洁,硬化村(屯)级道路,维护森林资源,稳保靓丽自然的风光;一边深入挖掘鹏山瑶族传统风俗、工艺和特色美食资源,丰富完善旅游设施,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美食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胜地。
特别是在“清洁工程”和环境整治开展后,鹏山风景区内水泥道路四通八达,沿途村庄面貌清新,村道整洁宽敞、田野稻花飘香。每逢节假日,许多城里人举家来到这里休闲度假,尽享靓丽迷人的自然风光。
“乡村整洁干净,不但生活环境舒适,景区旅游收入增加,连我们景区附近的村民也获益匪浅。”大鹏镇景华村的村民张文锋高兴地介绍起他的“致富经”:“随着游客不断增多,旅游资源要求不断扩大,我们部分村民利用自家场地为游客提供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有的还空出几间客房为游客提供稍息、住宿等服务,不但满足了广大游客要求,还让我们获得经济创收。”
笔者跟随着张文锋来到他的“客栈”,只见门前一尘不染,水泥道路整洁宽敞,两边花圃鲜花绽放。
再看看别家农户庭院,也同样明净宽敞,好不雅致。
另一村民黎俭良告诉笔者说,“我们这里成立有村级保洁队,每天按时按班按点收运垃圾和做好保洁工作,还实施‘每日查报’办法,时刻保持村貌干净整洁。”
许多村民都高兴地说:“环境清净了,风景美丽了,游客增多了,收入增加了,生活更美好了!”
如今,漫步于各个村庄原野,你会感受到,到处水绿天蓝,村庄整洁明净,百姓和谐安宁……无限的生机和魅力正向你尽情展现和绽放。
“‘清洁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平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雷尚忠深有感触地说:“我县纪委、监察局还将在组织机构、责任落实、经费保障、目标考评、督查问责等方面构建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建设碧水蓝天新村貌,让家园绽放靓丽容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