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县“三紧贴三结合”推进督查工作
今年以来,上林县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参谋助手作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抓好党委决策和政府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紧贴中心抓决策督查。始终围绕党委政府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整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开展督查工作,做到重点工作延伸到哪里,督查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年初,县委就制定出台了2013年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由县纪委牵头,会同组织、宣传、检察、县委政府督查室等单位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加强对党的纪律执行情况、对部门履职情况、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对服务群众情况以及对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情况,重点对11个乡镇政府机关、56个乡镇基层站所和68个县直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行政审批等情况进行督查60多次,对个别工作人员脱岗、串岗、迟到、早退等问题,当场责令限期整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新农合办工作怠慢、不在岗问题进行纠正和整改15次。同时,根据掌握工作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紧贴重点抓专项督查。今年是市委推进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攻坚年。为了有效推进全县“两重”工作,县纪委集中人员、集中力量,加大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过程的督查督办力度。同时,县纪委坚持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中存在拖拉、推诿、扯皮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格问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严肃问责。如在监督检查县政府实施中央统筹推进的县卫生急救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项目中,督查组针对项目实施审批进度缓慢问题跟进督查,深入督办,查清问题,分清责任,一督到底,使项目建设各项审批手续尽快办结,及时动工建设。对“美丽上林·清洁乡村”活动中履职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厉问责,共发督办函19次,约谈责任人3次,诫勉谈话4人,通报批评1个单位。对区、市层面统筹推进的11个重点项目及9个中央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对推进缓慢的项目,深入查找原因,督促施工单位整改,确保重大项目按期动工竣工。今年以来,县纪委围绕征地拆迁安置、“五安工程”、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等,开展各种专项监督检查30多次,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同时,县纪委建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案制度,针对一些民生问题,深入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找问题,深入一线解难题,共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60多件。
紧贴热点抓舆论监督。对于舆情热点,时刻保持关注,并重点协调督办。对于上级领导关于舆情类的批示件,督查组及时跟进,第一时间调查核实事实真相,并形成核查报告,如确有落实工作不力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问题,责令改正;对一些失实失真的舆情,及时核查事实真相,上报核查情况报告,或者跟帖回复,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负面影响,还原事实真相。今年以来,县纪委针对在上林网、政务信息网等网友发的干部违法违纪、某地桥面即将塌陷、群众组织进京上访等舆情问题20多个,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组织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做好疏导、引导、查处等工作,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县纪委把落实上级主要领导的批示件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紧抓好,坚持解决好每件批示所涉及的问题,切实做到为党委政府树形象、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并根据上级领导批示件的特点进行分类,对那些反应较多的问题开展督查调研,举一反三,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度发生或少发生。今年上林县承办自治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共44项,承办的18个单位存在不少问题。县委韦志鹏书记批示:对项目底子不清、材料不够详实、不上报进度材料等问题,充分暴露相关部门对为民办实事工程重视程度不够,作风不实,执行力,相关部门要查摆问题并立即整改,效能介入调查,对问题严重的要启动问责。县纪委立即跟进,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分析,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批评、约谈相关单位领导人,有效地促进作风转变。今年以来县纪委围绕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关于信访、城建等方面的批示,督促部门整改、纠正问题15个,切实提高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在督查工作中,我们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坚持集中督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对阶段性中心工作,集中专项督办、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找出解决办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高效完成。针对半年和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开展有力度、有声势、有规模的集中督查活动。同时,坚持实行月安排、周报告制度,深入开展日常督查工作,将全年重点工作按月安排进度,每月重点工作按周安排进度,逐项细化、量化,推进工作落实。如在日常督查干部作风上,通过“三查三看”,即查工作作风,看否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查思想作风,看否心态平和,心胸坦荡;查生活作风,看否情趣高雅、勤俭朴素,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在明查的基础上,采取不下通知、不打招呼的方式,直接到单位、进企业、下乡村、入农户,切实掌握真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督查事项,对重点问题、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回访,杀“回马枪”,搞“回头看”,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检查问题是否查清,处理意见是否落实、整改是否到位,群众是否满意,确保问题真正得到解决。今年以来,县纪委围绕作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等,开展明察暗访组织4个督查组深入各乡镇、部门单位进行督查和指导,开展明查80多次,解决各类问题150多个。如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进行明察暗访3次,对某单位公车管理不规范、公车定点停放问题进行警示约谈,挂牌督办违规公务用车4辆,并对相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坚持督查与调研相结合。督查的过程是落实的过程,也是调研的过程。为此,在对基层督查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要求与基层共同想办法、出主意、促落实。特别是对落实中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深入查找原因,分析症结、研究对策。为从根本上解决征地拆迁、城镇建设中存在的违规操作、违规审批等问题,县纪委集中时间,先后到国土、住建、财政、审计等相关单位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向县委政府汇报。同时通过监察建议,限期整改或挂牌督促整改,纠正存在问题5个,通报批评企业2个并追缴罚款6万元,诫勉谈话3人。今年以来,县纪委针对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形成调研报告18份,建立、补充完善相关制度8个,有效地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各项工作在“阳关下”进行。(蓝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