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搭建网络政务平台 优质高效服务群众
近年来,阳江市以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为主,创新探索出 “七位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至今年6月底,建成四级共21个网上办事大厅,市级政务大厅业务受理量从16万件提高到26万件;公共资源交易支出从2000万元减少为500多万元,工作人员从近200人减少为不到40人,交易场所面积大幅缩减,交易总额从2011年的不到40个亿增加到2012年超过66个亿。
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拓宽服务渠道
2012年,阳江市政府决定由市政务大厅的管理单位——市政府投资服务管理中心作为业主单位,承办全市网上办事大厅,采取分总体设计和软硬件建设两个阶段全程公开招标的模式进行建设,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截止6月,进驻网上办事大厅的事项共2121项,涵盖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预计到年底,全市47个镇(街)、822个村(社)可全部建成互联互通的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办事大厅(便民服务中心)。
改进实体大厅,提升服务效能
政务大厅从2008年起实现所有事项“双减半”:承诺办结时间比法定时间减一半,办结时间比承诺时间再减半。2009年实现所有涉企和群众办事事项进驻大厅,审批单位人员、事项、授权“三集中三到位”。2012年以市政务大厅为样板,标准化建成6个县级政务大厅,以阳春永宁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样板,全市47个镇级规范化建成便民服务中心,企业和群众“只进一道门,可办所有事”。预计年底,全市822个村(社)可依托村(居)委会办公场所,规范化建成便民代办点。
整合公共资源,丰富政务服务内容
阳江属于欠发达地区,公共资源交易规模有限,为确保充分竞争,必须整合资源,建立决策、监督、执行相分离、相制衡、相协调的运行机制,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
2011年起,市政府把原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土地与矿业权交易中心等整合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委托市投资服务管理中心直管,彻底实行管办分开, 2012年7月,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统一撤销,建立“各级政府按权限决策、各级职能部门按权限监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执行”的交易运行新机制。2013年3月出台综合改革方案,要求各镇(街)、村(社)50万元以上的集体资产交易都要进入中心。交易中心的整合从源头上堵塞了各种寻租和串标围标行为,营造了兼容开放、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
建设监察系统,确保政务服务质量
2008年开始,实体大厅建设了视音频监控和电子监察系统;2011年,交易中心整合同步建设了视音频监控系统,2012年,公共资源交易网同步建设了电子监察系统;2013年,网上办事大厅同步建设了网上办事效能监察和评价系统。并且从办事企业和群众中聘请20名监督员,对大厅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统一热线,解决存在的问题
今年6月,阳江市依托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市县两级联动、号码统一的公共服务热线(12345),按照“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部门联动、限时办理”的运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加强中介机构监管,推进服务市场化
从2012年7月起,市政府发文要求依托各级政务大厅,建立四级联动的一站式代办服务体系;通过无偿志愿、有偿特许、用者付费、政府补贴等多种形式开展代办服务;通过建立专业机构办事、政府有效监管、企业受益的政企合作关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充许在政务大厅开展规范的有偿代办。经过竞争择优,特许5家中介机构进驻大厅,参照窗口考评对中介机构进行常态化绩效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建立退出机制,通过实行代理最高限价、黑名单等制度,加强引导和监管,规范代办服务秩序。
网上办事大厅为依托,建设信息共享平台
阳江市政府决定依托网上办事大厅一体化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信息共享平台,由政务大厅管理机构负责收集、汇总各相关单位的信息、进行软件开发,预计10月底即可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