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固始县坚持“三个为本”扎实推进信访工作
近年来,河南省固始县针对信访工作的复杂性、突出性问题,坚持“三为本”、落实“三个三”,扎实推进新时期、新任务下的信访工作,切实维护广大群众权益,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以民为本,实现“三个转变”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开展“干部基层大走访”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直接在一线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同时对已处理的信访问题进行适时回访,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访、回访为群众解决问题。
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尤其是信访部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从了解社情民意入手,获得信访信息,并明确包保责任人,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将每个单位明确为信访责任主体,将信访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全年目标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督促检查,实行一票否决,做到信访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评比,形成综合治理的信访运作程序。
以责为本,强化“三种机制”
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落实、一追究”:一是落实领导干部考核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定期排查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因工作失职导致信访问题久拖不决甚至发生恶性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强化“分级负责机制”。对群众上访的问题,根据信访事项及案情程度,按照归口办理的方法,确定初步处理方式,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逐级解决。明确“一件信访、一个专班、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落实责任、落实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强化“信访督查机制”。对信访案件实行挂牌销号督查,防止出现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情况。县纪委监察局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推、拖、顶、踢现象。
以事为本,抓好“三项工作”
构筑大协调信访格局。一是把预防、控制、化解群体性矛盾,纳入各级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处理与预防。二是信访部门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主渠道作用,负责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登记、分类、处理工作,给群众及时性的回复。三是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和配合信访部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应由本部门解决的问题,切实承担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社会责任,形成上下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信访网络体系。
建立大疏导信访机制。一是宣传与引导相结合。认真宣传《信访条例》和有关信访政策法规,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二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上访群众换位思考,纠正过激行为,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采取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妨碍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坚决批评制止,情节严重的,责成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强化大服务信访职能。一是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有关制度和方法,把各自范围内的信访问题解决好。二是坚持及时决策,按规律办事,防止因部门决策失误致使群众利益遭受损失引发的群众上访。三是自警自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为民意识,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随意性,改进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固始县纪委 王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