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东县:基层干部“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及整治建议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主要就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它们是横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一座无形的墙。因此,解决基层干部的“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
基层干部“四风”主要表现形式
(一)少数党员干部华而不实说空话。一是文风会风方面不够实效。会议缺乏实质内容,把邀请领导出席作为头等大事,把布置当落实,把开会当执行,重形式、轻实效;文件、讲话穿靴戴帽,往往多、长、空,求全、求大、求系统,机械地照搬照套,结合实际的内容不多。二是抓工作不够落实。工作满足于开会布置,只提要求不跟踪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但求“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榜上有名”。在对全县生态林进行重新界定时,某局政策法规股林某在没有到现场界定山林面积的情况下,将某村委会一带山林的经营者确定为冯某,并填写了现场界定书,致使冯某成功申领并骗取国家生态林补偿金11万多元。三是作风不实。个别部门存在违反上下班纪律、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等现象。比如,开展明查暗访发现,该县某镇综合执法分局陈某在办公室玩电脑游戏、该县某交警中队交通协管员骆某上网看电影、某镇水管会冯某上网看电视剧等。
(二)少数党员干部屁股决定脑袋瞎指挥。一是调研不够深入。调研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盆景式调研,只看典型,不看全局;选择式调研,只看先进,不看落后;参观式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等等;二是对群众安危冷暖漠不关心。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机关衙门作风严重,遇事推诿、办事拖拉,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2011年行风热线投诉中,有群众向阳东县某镇供电所工作人员咨询缴交电费拒收现金的原因时,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拒绝向其做出解释。三是出现工作不作为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甚至敷衍塞责,对上级的工作部署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2013年行风热线投诉中,有人反映阳东县工商局对电视台播放虚假广告的事实监管不力,存在不作为行为。四是存在失职渎职问题。有些党员干部在所负责的工作中,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疏忽对待,造成了恶劣影响。比如,该县某局副主任科员钟某失职渎职案中,钟某对申报全县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的材料不认真履行好审查职责,致使不符合条件的阳东某公司通过审查,造成国家经济损失55万元。
(三)少数党员干部贪图安逸讲享受。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对落后的现状视而不见,对面临的危机无动于衷,不 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
(四)少数党员干部骄横奢侈情趣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少数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地方经济发展了要极尽享受,乐于接受高规格接待,觉得这样才有面子,像领导。殊不知基层 却是苦不堪言,甚至有些接待已成腐败。
基层干部出现“四风”原因剖析
缺失了个人信仰,扭曲了价值观念。面对地方基层经济快速腾飞发展,受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的冲击,少数基层党员干部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顶不住糖衣炮弹的冲击,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政治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和价值观定位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为人民服务宗旨意 识薄弱,失去共产主义信仰。“官本位”的思想严重,失去公仆的意识,对前来办事的人员不耐烦,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
监管机制不够健全,权力制约有待完善。一方面,从当前基层看,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缺陷,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措施。有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格、随意性大,甚至成为一种形式、一种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约束力;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责任追究不够到位,以致不按制度办事的人得不 到查处,严格执行制度的人得不到褒奖。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制度要素之间不能有效地衔接,导致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置身于监督之外,成为不受监督的“特殊人”。另一方面,权力配置不够科学,地方基层“一把手”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体,导致在权力运行中,行使权力无所顾忌,容易产生家长制作风和官僚作风等问题,由于制衡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导致权力之间缺少相互制约,防错纠错力量不强,党内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素质。
基层干部 “四风”问题的整治建议和对策
(一)要加强宗旨教育,达到入脑入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四风”问题要从思想观念抓起。党员、干部要常照思想之镜,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应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 对群众的感情;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总之,要在思想上强化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的宗旨意识,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毫不惜力、迎难而上,敢挑重担、乐于奉献,肩负起所承担的工作职责。
(二)要健全机制体制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健全的机制体制,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解决“四风”问题的制度保证;提高制度执行力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根本要求。为此,要深入推进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开展行政收费、检查评比、会议文件、节庆活动等专项清理行动,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流程和审批环节;要对出现各种“四风”行为的党政机构和官员实行问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着力治庸提能力,形成能者上、庸者下、无为者让的用人倒逼机制,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要继续清理检查“小金库”,全面检查“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一步推进《公务接待工作细则》,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相互宴请、变相旅游、违规建房等。同时,针对现实中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三)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做到上行下效。遏制“四风”需要主要领导有“令行禁止”的魄力,更需要有直面问题的胆量。要深入推进《财产公示制度》、《干部考察对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做到财产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组织和社会的监督;各“一把手”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御“四风”侵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培育社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中发挥表率作用,为全体干部树立良好行为标杆。(阳东县纪委 李金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