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伽师县法院将群众路线贯彻于各环节之中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人民法院切实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真正抽出时间,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沟通交流、解疑释惑、辨法析理,用真心化积怨,用真心打开心结,切实化解矛盾纠纷。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将群众路线贯穿于立案环节之中。该院在立案信访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将诉讼须知及审判工作流程在屏幕上予以公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在立案信访大厅门口设置导诉台,引导当事人诉讼和联系办案法官,保证来访群众个个有接待,案件件件能处理;为立案信访大厅配备饮水机、急救箱、纸笔等,为当事人立案信访事务办理提供方便;同时为强化服务水平,使司法服务更加贴近人民群众、贴近民生,积极推行电话立案、邮寄立案等功能,为路途遥远的涉诉群众提供便利。积极开展“微笑服务”,以真诚的微笑平复当事人焦急的情绪,以满腔的热情办理人民交办的法律事项,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人民法院司法关爱和人性关怀,带着对法院的信任进行诉讼。今年1至9月份,该院立案庭共为当事人提供电话预约立案、上门立案服务125人次,方便了人民群众诉讼,减少了群众的往返路程之苦,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变“坐堂办案”为“巡回办案”,将群众路线贯穿于审判环节之中。该院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组织法官干警深入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现场开庭、现场调解、现场化解纠纷,主动邀请当地村组干部和司法调解员以及村上德高望重的群众共同参与调解,将隐藏的矛盾纠纷解开,最终使得原被告关系和好如初,真正达到案结事了人和。同时,通过“以案说法”,让旁听群众接受了一场生动的普法教育,让普通群众了解案件审理诉讼流程,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认可。今年1至9月份,该院巡回法庭共巡回审判各类民事案件156件,审结调解案件162件,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服务活动25场次,现场接受法律咨询服务200余人次。
“和谐执行”力克“执行难”,将群众路线贯穿于执行环节之中。该院加大执行和解力度,对被执行人释法明理,阐明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严重后果。根据被执行人实际财产情况,加大对双方的调解力度,制定合理还款计划,由执行法官定期提醒,督促执行。在和谐的氛围中将案件执行完毕。同时,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银行、社区等有关部门联系,了解被执行人财产情况,共同参与调解,制定帮扶、督促措施,力争双方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做到案结事了。加大执行救助力度,对生活困难的申请人,及时启动司法救助机制,积极给予司法救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温暖。今年1至9月份,该院受理执行案件146件,执结141件,执结率达96.57%,申请执行标的338.95万,执结标的328.95万元,执行标的额实际到位率为97.03%,依法为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5025元,为困难申请执行当事人发放救助金6万元,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搭建平台,开门迎评,将群众路线贯穿于监督环节之中。该院结合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选派全院5名干警进驻扶贫联系点和集中整治村,入户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制作展示牌,将法官照片、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号码全部向社区群众公开,方便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咨询法律问题,询问案件处理进度,真正将法院工作行动置于人民群众的视线之中,提高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今年1至9月份,共接待来信3件,处理3件,来访22人(次),处理22人(次),受理涉诉信访案件2件,化解2件,诉前调解各类纠纷658件。
扶贫帮困,帮到群众心坎上,将群众路线贯穿于帮扶环节之中。该院利用传统节假日等节点,深入联系点帮扶村走访调研,了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向困难群众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积极向困难群众提出致富建议,就群众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给予切实的解决办法,积极帮助群众寻求致富出路。今年1至9月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62件,为困难群众送去了面粉、清油、大米和农资等价值3万余元,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新疆伽师县法院 赵剑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