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西国税:“四种态度”让36字要求落地有声
“服务税户、服务基层、服务大局;任务求实、干事踏实、说话朴实;执法禁贪、服务禁懒、管理禁散”这36个字,是国家税务总局为落实“为民、务实、清廉”基本要求向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发出的新号召、新要求。态度决定行为。湖北省郧西县国税局积极响应总局号召,以“四种态度”为高度,让这36字新要求在基层税收征管一线落地有声。
以诚恳的态度听取意见。哪里反映问题最突出、哪里纳税人意见最大、哪里的发展环境最当优化,哪里就最需要搞好服务。该局一是发动百名国税干部进百家企业,开展“问计、问需、问效、问廉”于纳税人活动,广泛征求纳税人意见,主动为企业当顾问,现场为纳税人排忧解难;二是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税风税纪监督员的意见,为国税部门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把脉问诊;三是按照县纪委纠风办组织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回头看”活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国税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重点围绕依法履职、公正执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清正廉洁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并认真研究改进措施。
以积极的态度为民解忧。把服务税户、服务基层、服务大局作为改进税务部门工作作风的重点。一是在服务税户方面,认真落实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按照“四减五制三集中”的要求,做好“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在服务基层方面,抓住征管一线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在制定制度、提出措施时,严格按照《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中“税收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的要求,为基层预留执行的准备时间。并且,对基层进行的监督检查项目,尽可能统筹安排,进行整合,缩短检查时间,防止多头检查,不得影响基层正常工作开展;三是在服务大局方面,坚持从税收看经济、看社会、看发展,注重从税收角度敏锐观察和全面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深入进行产业结构、行业动态、企业变化以及区域发展的分析和预测,加强经济发展趋势研判,折射经济社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积极主动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以较真的态度查找问题。以“36字”要求为镜子,认真查找影响国税工作的各类问题,一是找准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重点是服务不优问题、执法不公问题以及滥用职权、损害纳税人利益问题在一些关键部位、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容易出现,必须把风险点查找出来,把防范措施拿出来;二是找出一般性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预警防范机制,把问题尽量消灭在萌芽之中;三是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报会、走访重点对象、开展谈心活动等面对面形式,将查摆的突出问题交给群众评判,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看问题查得准不准、全不全、实不实、透不透,防止因问题没找出而造成工作被动、失误及损失。
以碰硬的态度促进整改。一是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对查找出的有违“36字”要求的问题,能改的马上改,小有小改,大有大改,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让群众能够看到问题整改的实际效果。二是敢于直面群众,勇于接受监督,采取有效形式,适时将整改任务书、时间表、专项治理方案、整改进度等情况向群众公开,请群众监督,以群众满意度衡量工作成效,确保整改落实工作不虚、不空、不偏。三是要求领导带头抓落实、求实效,为干部职工树立榜样。通过完善县局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改进领导作风,改进调查研究,防止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四是动真格,敢较真,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执行意识和纪律意识,把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一概“零容忍”,不论涉及谁,一律严惩不贷,坚决维护“36字”总要求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成果,凝聚正能量、放大正效应、弘扬正风气、树立正形象,不断推进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湖北省郧西县国家税务局 徐经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