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玉屏县:党建带团建 结出累累硕果
2013年,玉屏侗族自治县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该县团县委在驻村干部的协助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困助学行动,整合和挖掘资源,不断拓展希望工程救助层面,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争取希望工程援建希望小学
驻村干部了解到:河东小学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校舍建筑面积仅有300余平方米,只能容纳100余名学生。木弄小学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校舍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是一排平房。几十年来,两所学校均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针对此种情况,驻村干部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团县委积极争取了省青基会联系青岛各界爱心人士捐资30万元、县财政匹配68万元,在田坪镇河东小学原址旁修建了面积820余平方米的新教学楼。省青基会联系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捐资40万元、县人民政府匹配100万元资金,修建了朱家场镇木弄小学新教学楼,面积为1163.2平方米。该两所学校已更名为河东国恩希望小学和木弄德力西电气希望小学,已分别于今年9月12日、29日开班,极大改善了师生的教学环境。
开展爱心活动助学学子求学
希望工程是新时期服务青少年成长的有效载体,也是体现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爱护困难群体的德政工程。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的实施,更是改变了一大批贫困学子的命运,有效地帮助了学子的读书求学梦的实现。
2013年,团玉屏县委在驻村干部的协助下深入开展了2013年“希望工程 圆梦大学”行动,资助项目包括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3·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2013“习酒·我的大学”大型公益助学活动、 2013年“加多宝·学子情”助学项目、2012年“国酒茅台·国之栋梁“继续资助项目。通过走访摸底,最终使该县6个乡镇考上大学的48名贫困学子得到了资助,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总计资助助学金20.6万元。
整合各方资源助推学校发展
希望工程不仅是一项德政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汇聚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心血。为了该县中小学的学生能够看上不同的课外书、方便查阅资料,团玉屏县委以宣传开路,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活动,使各方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积极争取,由山东省济南出版社发起的“爱心书柜”贵州公益项目落户了该县。已捐赠总价值3万余元的“爱心书柜”100个,已全部到位。此批书柜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对学校的图书室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同时,通过新媒体微博等方式,团玉屏县委积极联系“红袖捐书助学·山村儿童图书室计划”,为平溪镇翁阳小学、朱家场镇木弄小学等学校图书室向外界筹集图书,目前网友已向平溪镇瓮阳小学、木弄小学捐赠各类图书1000余册,为其他学校筹集图书计划正在积极争取中。
推进结对帮扶情系留守儿童
为进一步凝聚社会爱心力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团玉屏县委与驻村干部积极组织志愿者、干部职工在端午、六一、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期间前往该县各中小学、联系村北门桥社区,开展手拉手共成长,志愿结对帮扶活动,为贫困留守儿童们送去了学习用品、助学金、衣服等物品和党的关怀和温暖。据统计,2013年团玉屏县委和志愿者们为关爱留守儿童送去资金和物质8万余元。同时,团玉屏县委积极与省青基会联系,与一些帮扶机构协商达成长期帮扶机制,提高结对帮扶的成功率。通过结对帮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激励他们更加自强自立,快乐成长。今年6月底,在驻村干部的协助下为该县田坪小学、新店寄宿制学校、平溪镇中心完小这三所学校安装上了留守儿童免费亲情电话,成功搭建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交流情感的桥梁,为他们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团玉屏县委将继续加大力度宣传希望工程,不断争取外界捐助,让希望工程惠泽更多的山村和学子,共圆“中国梦”。(玉屏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李竹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