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秀法院:以“改革创新年活动”开创工作新局面
2013年,是自治区高院开展“改革创新年”主题活动之年。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积极领会活动精神,加强司法改革,创新工作方式,寻找法院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建设创新型法院,努力形成工作亮点和品牌。
制度建设夯实审判质效基础
不断完善刑事审判、民事审判、行政审判、审判监督和审判组织工作机制,加强院长、审判委员会的具体指导,建立审委学习制度,确保所审案件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不断完善司法审判、人事、政务管理等机制,汇编《立案信访窗口岗位责任制度》、《完善合议庭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人民法庭规范化管理制度汇编》等各项文件,法院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加强审判管理机制建设,分析审判工作态势,总结审判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建立健全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案件信息反馈机制、清理长期未结诉讼案件工作机制,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全面提升审判管理水平。
司法调解呈现纵深化发展方向
在健全原有联动司法网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联动范围,深化联动深度,发挥联动实效。与司法、交通、卫生、国土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协调配合,畅通法院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充分发挥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联动调解合力,强化诉前联调、诉调对接和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工作,继续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的衔接机制。今年以来,该院进行诉前调解案件94件。加强行政协调、刑事被害人 救助、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继续深化少数民族地区调解工作机制工作品牌,不断扩大调解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总结提炼具有民族特色的调解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民风民俗进行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协同、内外联动的调解工作格局。
人民法庭规范化管理取得新成效
该院始终坚持“全覆盖、同建设”的工作方针,把人民法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法庭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桐木法庭以文化树法庭形象,获评第二批“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头排法庭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第二批“妇女儿童维权岗”、“全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法庭庭长获评“全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两个人民法庭“立案信访窗口”为当事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司法服务;在工作中转变“坐等上案、闭门审案”的传统做法,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创设“夜间法庭”、“午间法庭”、“假日法庭”、“农忙法庭”等特色法庭,深入村寨就地立案、现场开庭,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充分发挥基层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作用。
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得以创新发展
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实行领导包案,法院机关与基层法庭深入开展“集中清理涉诉信访积案”、“法官带案下访”、“驻村夜访”和“干群恳谈会”等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当前部分矛盾纠纷调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倾听群众意见,抓涉诉信访源头治理,加强涉诉信访风险评估预防工作,为民排忧解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按照市中院统一部署,今年3月份开始,该院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判后回访案件当事人”活动。通过走访、函访、电话访等方式组织法官回访案件当事人,辩法析理、判后答疑,今年以来,该院共回访各类案件71件,完成总任务的90.14%,有效降低了上诉率、申诉率、信访投诉率。
强力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工作
努力把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和解决“执行难”结合起来。创新执行方式,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执行效率。今年3月1日,该院正式启用了执行司法查控系统,及时了解被执行人在多家银行的开户及存款情况。截止目前,该院共提起司法查询245起,涉及被执行人数56人,查询到财产案件数73件,发现银行存款75.2万元,以现代化执行模式让“老赖”无处遁形;强化执行联动机制,与国土、税务、金融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综合运用社会资源,构建执行威慑网络。加快推进“党委领导、各联动部门参与、法院主办”的执行新格局形成。
该院以开展“改革创新年”主题活动为切入点,结合该院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坚持“抓精品、打特色”的思路,办好每一件案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加强队伍作 风建设,在审判管理、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等机制和举措上勇于探索、务实创新,以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刘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