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加强对实权岗位监管鄂州试行市直单位重点岗位挂牌监督
今年4月以来,湖北省鄂州市开展了市直单位重点岗位挂牌监督试点工作,通过实施“三定四制三查”举措,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廉洁、高效、依法履职。截至目前,30个重点岗位人员中,没有吃拿卡要方面的举报;共办结事项3651件,没有发生一起投诉事件;通过减程序、减条件、减资料,审批环节审减率达87%。
实行“三定”,明确监督要求。一是定对象。确定住建、教育、人社、公安等15家市直单位的30个具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综合管理职能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作为挂牌监督对象,市纪委、监察局统一制作“重点监督岗位”牌,悬挂在监督对象办公室门口醒目位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定主体。明确各试点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为监督主体,统筹开展驻在单位重点岗位的挂牌监督工作,增强履行监督职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定内容。重点监督守廉、效能、依法履职情况。在守廉方面,看是否遵守廉政规定,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行为,是否及时整改群众反映的不廉洁问题;在效能方面,看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是否及时受理、按时办结,是否存在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在依法履职方面,看是否做到职权法定、程序正当、裁量规范、结果公开,是否存在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等问题。
推行“四制”,探寻监督路径。一是推行履职情况公示制度。将监督对象的姓名、职务、职责、廉洁履职承诺等在《鄂州日报》和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将科(室)岗位职责、职权种类、实施依据、工作流程等上墙公示并编成《办事指南》;定期公示纪检监察机构督查、评价结果及重点岗位人员存在问题整改情况。二是推行廉政谈话制度。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每月会同分管领导根据督查发现、群众举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监督对象进行廉政谈话,督促其限期整改,及时防范廉政风险。截至目前,各试点单位共开展廉政谈话120次,解决苗头性问题25个。三是推行监督检查制度。各单位每半月对重点岗位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组织一次检查,总结工作、查摆问题、提出要求,督促监督对象加强和改进工作。截至目前,各单位共整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43个。四是推行综合评价制度。开展“三评”,给重点岗位人员戴上“紧箍”。实时评价。服务对象对重点岗位(含窗口单位)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廉洁履职等情况进行实时评价,共收回《服务对象实时评价表》4500多份,收集建议100多条。多方评议。各单位分管领导每月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实绩考核,纪检监察机构每季度回访服务对象对挂牌科(室)进行评议,党组(委)年终将召开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和服务对象代表测评会,重点岗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述职述廉并接受测评。组织评定。各单位结合实时评价、多方评议及监督检查等方面情况,对重点岗位主要负责人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载入干部实绩档案,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执行“三查”,保障监督实效。一是定期检查。建立督查专班,每两月对试点单位挂牌监督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作落实。通过定期检查,发现并限期整改了公开不到位、程序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方面问题48个。二是随机抽查。重点抽查试点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和重点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履行“一岗双责”情况。三是“模拟督查”。组织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代表,采取模拟现场办事的方式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进行“模拟督查”,暗访重点岗位人员《重点岗位工作情况登记簿》填写是否规范,《服务对象实时评价表》和意见箱等收集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监督的渠道是否畅通。(骏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