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昭化区“五抓”助推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
近年来,昭化区纪委监察局着力五个方面,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满意度测评逐年提升。
抓整改落实。针对2013年上半年全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得分较低、全省排位不高,区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统计数据中各项指标进行了认真分析,进一步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落实到具体牵头单位,并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对反馈意见中所反映的关于“将政务和公费使用标准公开,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杜绝滥用职权等现象发生”、“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指示规定,执行不走样,改变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态度”等8个方面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化解,目前已全部整改落实。
抓宣传教育。不定期通过召开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会前“学纪讲廉倡德”、上廉政党课、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公 开廉政宣誓承诺、新提拔领导干部廉政谈话等方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政意识。组织近2万余名干部群众参观了全市及全区“廉洁城市(昭化)”建设成果图片展 巡展,3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广元监狱接受廉政教育。坚持把2013年作为“廉洁细胞建设”推进年,集中打造了区公安分局、元坝一小、元坝人民医 院、石井铺村、京兆路社区等一批廉洁细胞示范点。利用区电视台、昭化门户网站、LED显示屏等媒体,展播廉政广告,编撰廉政快板、表演廉政小品等,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抓作风转变。区委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七条要求,完善了《昭化区行政效能问责暂行办法》等10项效能建设制度,深入开展“不花钱、不请客、不送礼就不办事”专项整治和“庸懒散奢”专项治理,对因工作落实不力的10个单位、43名科级干部进行效能问责,4个“一把手”在作风整顿大会上公开检讨。全面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59项,建成2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12个村便民服务代办站,向社会公布效能投诉电话。扎实开展专项监察,重点放在昭化古城、平乐景区、农业园区建设、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等区委区政府重大工作的落实和跟踪督查上,区畜牧食品局等22个单位因项目送审缓慢在全区通报批评,12名干部因工作不在状态、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受到效能问责。
抓建章立制。充实完善了“廉勤预警指数”评价体系,通过网络监测、民主测评、专项考核、受理举报、查办案件等方式,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采集信息,实行科学化、数字化管理,进一步使党员干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及早纠正。今年以来,先后对33个班子、70名科级干部进行不同程度的廉勤扣分,对4个处于危险等级的班子实施“一票否决”,对9个单位、5名科级干部进行“三早”预警。充分发挥村级廉勤监委作用,加大党务村务公开力度,监督重大事项486项,提出建议意见和质询654条,化解矛盾纠纷480起。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全面构建以“三查两评一审定”为主要内容的廉政风险防控网络,共绘制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图302个,查找廉政风险点3600余个,梳理职权913项,再造流程570个,警示提醒168人。
抓案件查处。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集中开展了“百日信访化解”活动,对近年来上级交办、领导批办以及长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信访举报问题进行排查分析,成功化解了虎跳卫生院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群众反响强烈的信访案件48件次。坚持主动出击,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全年党政纪立案50件,结案45件,涉及科级干部6人,给予党纪处分40人、政纪处分5人,追缴违纪款2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重点查处了区交通运输局原副局长余某某受贿案、区农能办原主任张某某贪污受贿案等较有影响的案件,并适时通报案件查办情况,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昭化区纪委 董煜 王尔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