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纪检监察机关推行约谈制度促落实
“你单位9月1日有3辆公车私用,请你就此事作出说明。”9月10日,江西省南昌市某单位纪检组长在被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卢作全约谈时,正打算汇报本单位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及时有力”,却被卢作全打断。约谈结束后,他感慨道:“没想到,市纪委对我单位情况如此了解,我如芒在背,现在就回去向单位领导汇报,及时反馈处理意见。”
为及时纠正部分单位一把手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到位或不全面履职的问题,警示提醒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履职中可能出现的不廉洁现象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纪检监察机关把好关、执好纪、问好责,南昌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今年全面推行约谈制度。通过一对一约谈、集体约谈等形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共约谈129名党员领导干部、83名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约谈涉及的153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准备充分 谈到点子上
“昨天我去案管室查阅了今年查办案件的数据,发现市纪委各案件检查室今年以来共初核案件37件,立案13件,自办案件不多,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10月18日,南昌市纪委、监察局领导集体约谈县区(开发区)纪(工)委书记及市纪委各室主要领导。会上,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杜志刚对案件检查室提出整改意见。
为增强约谈的针对性,该市在约谈工作开展前,专门征求相关单位及群众的意见,把约谈的准备工作做实做细。
6月19日至25日,该市纪委书记、副书记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就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等工作,约谈了13个县区(开发区)纪(工)委书记、53个市直派驻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和2所高校的纪委书记。约谈前,该市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专门征求相关单位和群众意见,综合分析相关信访件,收集梳理有关问题24个。约谈领导根据这些问题,结合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情况,分别确定了约谈重点。
在6月份的这次约谈中,约谈领导对县区纪委书记约谈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带头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落实“六个不直接分管”(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大宗物品采购、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情况等;对市直部门领导主要约谈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相关规定落实情况,机关“中梗阻”、“小鬼难缠”问题纠正情况,等等。
方式多样 谈到明亮处
“招贤镇、梅岭镇、幸福街道办事处等8个单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干部,没有按市纪委要求组织人员参加全市‘红包’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三天内你们要向区委、区政府作出书面检查。”10月12日15:00,湾里区纪委召开8个单位集体约谈会。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万利平在会上严肃地说:“如果哪个单位‘红包’治理工作开展不力,区纪委将严格问责。”
据了解,南昌市要求约谈对象既盘点工作,谈工作措施、取得的成绩,也要谈不足、谈对上级纪委的意见建议,“不要捂着盖着”;要求主持约谈的领导要肯定成绩,更要指出问题、提出改进要求。
在约谈工作中,该市纪委、监察局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约谈。针对群众有举报但没有具体线索的,党员干部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实行信访约谈,一对一提醒、“拉袖子”;针对全市年度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实行集体约谈,督促推进;针对一把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力,辖区存在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实行廉政约谈,指出问题,抓早抓小;针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治理“红包”等上级部署的重要工作,实行专题约谈,务求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抓好落实,逐项督办。
“领导的点评是压力,更是动力;是一对一督促检查,更是面对面传帮带,扬长避短。”南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叶保平10月18日参加市纪委、监察局的集体约谈后说。
突出主题 谈热点难点
在约谈中,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主题,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把行风监督员、环境监测员、特邀监察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反馈给有关单位,做到约谈与推进工作相结合、与廉洁从政“提个醒”相结合,推动问题解决。
8月26日,市林业局副局长徐某酒后驾驶公车肇事案发后,市纪委领导及时约谈该局主要领导,要求进一步加强公车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精神。中秋节前,市纪委接到群众对市交通局客运管理处违规收受服务对象月饼的举报后,立即约谈该局有关领导,并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责令该局迅速处理。之后市交通局党委给予客运管理处长揭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上半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中,被访者反馈青云谱区个别执法单位存在吃拿卡要现象、一些学校师德师风有待提高、个别单位铺张浪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青云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魏根金对区地税局、教科体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督促各单位拿出整改方案。
跟踪督办 谈出实效来
“今天主要是就全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运行情况进行集体约谈。湖坊镇、塘山镇、京东镇、扬子洲镇、罗家镇和昌东工业园区所辖的村,都存在经济合同、资产租赁合同等相关资料未按要求上传到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的情况。”
近日,青山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谭伯乐在对该区各单位一把手进行集体约谈时,明确要求对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到位”。之后,该区各村都建立了“三资”管理工作网上巡查、督查队伍。
据悉,为使约谈中涉及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南昌市采取了台账式管理的办法,做到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对在规定时限内没有解决的,及时提醒,跟踪督办。
为防止销了账的问题反弹,该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啄木鸟”作用、市暗访小组“监督哨”作用,组织明察暗访,对问题反弹的单位严格问责。目前,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约谈中谈到的153个问题已全部得到整改。
有力的约谈和严格的跟踪督办,促进了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今年以来,南昌市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69.3%,办公经费同比下降31.8%,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同比下降18.3%。
通过约谈听取建议,该市加强了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全局统筹和长远规划,出台《关于建设廉洁南昌,服务和保障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市纪委吸纳市直单位纪检组长在约谈中提出的对新任领导干部集中开展廉政教育的建议,经调研后以市委办的名义印发了《南昌市新任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集中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约谈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后,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将以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约谈工作开展。”卢作全表示。
链接@短评:
真约谈 真较真 真见效
今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行约谈制度,真谈问题、敲响警钟,严格督办,推动问题真正解决、工作落实到位。这样的约谈,起到了“清醒剂”、“预防针”、“紧箍咒”的作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约谈是“清醒剂”。不论是约谈者还是被约谈者,如果没有做足功课,对基层不熟悉、对情况不了解,必然言之无物、有失水准,使约谈沦为空谈。于是,在约谈之前,理清工作思路、沉入一线调研、思考对策办法成为约谈者和被约谈者的自主行为,不把问题搞清楚则寝食难安成为一种常态。而逐级约谈,使政策下达更通畅、下情上报更直接,更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把握全局、掌控全局。
约谈是“预防针”。对某个地区、某个部门尤其是与一些重要岗位重点工作的负责人当面锣、对面鼓地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提醒,“把丑话说到前头”,较之发文件、开大会大呼隆式的提要求无疑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该讲的规定都讲了,该提的要求都提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防措施都明确指出了,自然要谨小慎微不能触犯。
约谈是“紧箍咒”。通过约谈,指出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指出不良倾向将会带来的危害,让约谈对象就存在问题的原因作出说明,提出预防措施,使其思想认识更加深刻、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耳边常响起警钟,能在较大范围内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止于未发、禁于未萌。
当然,约谈不是“万能药”,约谈背后强大的纪律执行力是其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只有真较真才能真见效。这就需要在约谈后加强督查、严格督办。南昌市采取的台账式管理、挂账督办、后续监督等措施,都有力保障了约谈的效力,值得借鉴。(吴华 邵应兰 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