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县建立“六个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效果
2013年,上林县坚持以保障加快经济发展为主线,积极强化监督检查功能,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保证。
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两重两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担任,成员由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法院、检察院、绩效等单位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共设6个监督检查小组,成员从县直有关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和媒体记者抽调组成,负责监督检查“两重”各项工作。
建立工作备案机制。对全县“五个建设”项目、落实八项规定、推进“美丽上林·清洁乡村”和重点项目建设等“两重”工作实行备案,严格落实“两重”事项领导责任制,细化分解承担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任务,制定任务分解表和工作进度表,明确牵头单位、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做到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事项百分之百监督检查、责任百分之百落实、失职百分之百问责。
建立舆情收集机制。针对网友在上林网、政务信息网等网络媒体上所反映的干部违法违纪、某地桥面即将塌陷、群众进京上访等涉及“两重”工作舆情问题20多个,组织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做好疏导、引导、查处等工作。同时,积极围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两重”方面所做的批示,督促部门整改,全年共纠正问题15个。如在承办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中,共有18个单位存在底子不清、相互扯皮等问题,县委主要领导针对存在问题作出批示后,县纪委立即组织开展督查工作,针对存在问题查找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对相关单位责任人进行批评、约谈,有效促进项目推进。
建立“三化”督查机制。为了使督查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县建立了“三化”督查机制,即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强化日常督查,实行月安排、周报告制度,将全年重点工作按月安排进度,每月重点工作按周安排进度,逐项细化、量化,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建立突击化督查机制,采取不下通知、不打招呼的方式,直接到单位、进企业、下乡村、入农户,掌握真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建立人性化督查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督查事项,对重点问题、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回访,杀“回马枪”,搞“回头看”,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检查问题是否查清,处理意见是否落实、整改是否到位,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今年以来,围绕“三化”共开展各类督查80多次,解决问题150多个。
建立问责问效机制。将“两重”工作纳入机关绩效考评范围,完善绩效考评标准、考评办法,对在推进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工作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违纪违法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效问责。对在“美丽上林•清洁乡村”活动中履职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厉问责,发督办函19次,约谈责任人3次,诫勉谈话4人,通报批评1个单位。对区、市层面统筹推进的11个重点项目及9个中央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发出监察建议书1件。严肃查处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等行为,受理投诉5起,发出监察建议书1件,诫勉谈话1人,通报批评违反会议纪律的单位7个。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今年以来查处乡科级干部失职渎职案4件,查办工程领域违纪违规案件9件。
建立调查研究机制。在督查工作中,该县针对存在问题,深入查找原因、研究对策。为从根本上解决征地拆迁、城镇建设中存在的违规操作、违规审批等问题,我们先后组织国土、住建、财政、审计等相关单位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今年以来,针对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形成调研报告18份,建立、补充完善相关制度8个,有效地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进行。(覃少健 覃桂南 蒙玉美)





































